分析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

时间:2022-08-15 01:32:13

分析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

【摘要】煤矿综采关系着整体工作的安全,是煤矿产业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建立合理的监管系统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煤矿综采安全工作仍留存有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国家建设的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日益增长,煤炭作为主要的工业能源其需求量的加大必然要求扩大开采量,就能源储存现状而言,则需要深挖掘、广开采,相对的工作危险系数也就加大,造成了对工作人员和煤矿生产业的威胁,影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煤矿爆炸、偷税漏税等或意外或人为的恶性事故,煤炭行业亟待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防患于未然。系统的管理能够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益,要求系统规划、重点整治,针对具体现状建立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煤矿行业的长足安全发展。

2、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问题核心在于人

煤矿综采工作安全问题多是由于工作中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人员不尽责引起的,关键在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安全铭记于心,工作时严格按照安全规章,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作时极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垮塌、爆炸,据调查多数事故是由违规操作、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而事故发生后,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救知识,不能发挥安全保障设备的实际作用,延误了最佳的自救时间从而导致人员伤亡损失的影响扩大。综上,人员才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从员工安全培训以及设立安全专员开始。

2.2机械设备非正常使用导致安全事故

煤矿开采与生产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得以实施,其安全性能关系着行业运营安全,针对具体的煤矿事故原因分析显示,由人为对机械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的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未能遵守安全规程将会给煤矿开采业带来无限的安全隐患,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除人为的操作原因,还有设备的检测和维修问题,即设备维修时不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即投入使用;或者企业业主为谋私利而忽视了日常的设备养护工作,遇见复杂的开采环境更容易引发事故。设备的安全性能关乎着整体的运营,是安全监管的又一方面。

2.3煤矿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严格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日渐完善,依据近年来的事故原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安全规程,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多有阻碍,个别生产单位注重片面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效益,安全生产制度置若罔闻,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这种阳奉阴违的现象在利益驱动下却屡禁不止,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系统,保证制度具体有效地实施,只有工作与监管双重结合才能实现健全的安全管理。

3、改进煤矿工作面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素质

工人在上岗之前缺乏对工作危险性的认识,也就缺乏提升安全工作意识的动力,用人单位应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不在于时候的弥补救援,而在于预见性的教育和防范。设立相关的安全规程教育培训,使工人提高对危险的警惕性,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相对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能够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渗透在实际的工作中,从基本的人的角度实现安全管理。

3.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与定期维护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机械设备要安排专人看管,煤矿开采多在露天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损坏,在监管的同时也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机械设备运营的持续性,将事故发生率降低。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设备监管和养护能延长使用寿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3严格监管煤矿安全制度落实

安全制度的落实需要具体的监督管理实现,专人监管和责任负责制能够协调制度与落实之间的矛盾,负责人应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安全制度落实的情况,绝不姑息违规操作和大意的情况,若发生安全事故,应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以严格规整安全监管工作。

4、具体可执行制度分析

4.1旬检查、月验收制度

⑴验收人员管理制度

针对具体的开采工作环境不稳定的现状,应推进检验和验收工作的细致程度,以月为单位做好基本的检查、验收,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检验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发现情况要及时报告处理,如发现检查人员与责任人相串通应追求其责任,保证监管工作的实事求是,对监管人员也要进行相关的监督,做好双重保障工作。

⑵责任工区整改制度

检查项目包括质量、设备性能和生产安全等方面,针对具体的问题填写检查报告,首先与班区长进行沟通,涉及到严重影响安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将存在问题上报给监管负责人,根据具体问题要求工区整改,整改后做好后续的监管和检查工作,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到实处。未按时间完成整改工作的工区应作出适当的罚款。工区整改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办理手续,若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只有整改完成后方可恢复工作。

4.2工程质量动态管理制度

负责安全检查的小组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制度,针对工程安全和文明生产建立流动性的监管机制。工区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大,配合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工程质量负责到个人,现场施工人员配有质检员,问题出现后应及时做好排查工作,按照具体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不合符安全规程作业人员和出现问题的工程要及时整改,监管人员复查整改情况,若未能达到要求的有权进行处罚,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降低错误出现率,实现动态管理。

4.3零星工程管理制度

由煤矿开采工程的复杂性决定,存在许多零星的细小工程,在开工前应做好基本的规划工作,填写开工申请单,经由生产科、工资科核定之后方可开工;若存在未能及时申请的情况要在开工后申请补办,只有签证齐全才能进行验收,合格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提交零工明细表,核实无误后,加上开工申请、验收合格证才能月底结算。

4.4动态达标抽查制度

验收工作要实现动态的检查,即不定期针对工作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两次循例检查,质量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均以降级处理。

5、结束语

煤矿事业的安全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催生了煤矿安全问题,工作的疏忽造成了事故频发,不利于建立安全可靠的运营机制。综采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从人员到设备都要实现合理、动态的监管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长效的安全监管机制才是保证煤矿综采工作运营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胡发中.当前兼并重组煤矿经营管理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2]邹永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2010(02)

[3]伦嘉云.加强用工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煤炭,2010(11)

[4]毛荐其,李贵炳.煤炭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1998(01)

[5]徐文华,周正富.煤矿多种经营集体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煤炭科技,2003(04)

上一篇:浅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下一篇:浅谈供热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