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的分类教学、分层推进

时间:2022-08-15 09:57:02

浅谈数学的分类教学、分层推进

一、“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

“分层教学”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把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成不同层次,重新建构教学结构,实行学习目标的分层达标、分层评价、分层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最大成功,从而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一)科学的学生分层是基础环节

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分层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上两个学期,我教的是一个班的数学课,我在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便使用了一套难易适中的小学毕业考试试题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我亲自监考,保证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优秀成绩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基础成绩组。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过程中我尽可能避免使用“学困生”一词。分组时这样对学生讲,A组为竞赛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基础组,同时我还引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金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铜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C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二)目标分层、达标分层、指导分层是关键环节

1.目标分层

实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是教师主观臆断,而是依据教材内容和要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确定。

在备课中,我一般设计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安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譬如我在备一道因式分解例题的时候,就把它变成了三个不同的题:(1)(-5y+6x)(-5y-6x)+5x2 (2)(-5+6x)(-5-6x) (3)(5+6x)(5-6x)。第一题适用于A组学生做,第二题适用于B组学生做,第三题适用于C组学生做。另外,课本或资料书上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本上有哪些不同的要求等,备课时我都做了一定的考虑。

教师学习目标确定不能强加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要采取师生共同商定的办法使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我归层”,教师要予以指导,尽力让学生认可自己的划分,如若“独断专行”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2.达标分层、指导分层

分层达标、分层指导,就是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后,在自己选择的目标上做一个标记,以供我在课后检查和反馈。听课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目标有目的地学习,我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各层次的特点。

(1)教学中注意各知识点的层次。我根据自己掌握各个层次的学生特点,以提问相对应层次的学生为主,使该层次的学生有多次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如,对低层次的学生侧重于基本概念,对高层次的学生侧重于掌握技巧等。

(2)课堂练习中注意练习题目的层次。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应与各个层次目标相对应,让学生以做自己层次的练习题目为主,可以适当做一些高层次的习题,这样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3)注意分层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的题目有所不同,教师在指导练习时就必须分层进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对A级、B级题可以多花时间,讲解详细些,而对于C级题点拨一下思路即可。

二、“分层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分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成功中获得成就感

实行分层教学可以照顾那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达到教师所给的适合自己的目标而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杜绝了低层次学生存在的失落心理。

(二)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后,教师通过观察和谈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使那些在小学数学没学好,中学学习想努力又无从下手的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跟着老师从低目标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树立自信心。

(三)分层教学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

实行分层教学后,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不甘示弱的想法,有许多低层次的学生自己在课上课下偷偷地与高一层次的学生相比较,课下让老师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希望下一次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总之,从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高度出发,实施“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的分层教学实施两年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上学期期末统考中,我班的数学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均排名全年级第一,两名学生在区数学联赛中获得二等奖,一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更给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支持。

上一篇: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 下一篇: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