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时间:2022-08-15 08:27:5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环境工程人才,根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改变学生被动受教育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与实践中把握知识,达到学用合一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

一、课程简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增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物理因素的产生、污染特性和危害、评价方法及标准、控制方法等[1]。“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采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控制物理性污染的途径及方法,进行环境物理性污染的综合治理,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2]。主要内容以叙述性为主,理论计算多,知识点内容抽象,结构逻辑性松散,课程内容涉及大学物理、工程力学、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基础知识,比较繁杂[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

二、思路一

选定合适的教材,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良好的教材既能够体现本学科发展方向的过程和规律,也可以双向促进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成果。对于该课程可供选择的合适的教材比较少,之前使用的教材是《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不能适应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发展的需要,选用符合《勘察设计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基本要求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同时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编写的教材作为参考书,突出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和实践的内容,使得教材真正成为教与学的得力助手。

三、思路二

优化教学内容,强化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薄弱到丰满。

对课程内容采用“融”和“增”的措施进行创新优化整合,把每一种物理性污染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讲授,使学生容易入境,轻松掌握各种物理性污染的基本特性、控制原理与技术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融”,一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融合,将课程中相似的基础性内容进行提炼、合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二是对于教材中学生在先修课程已学过的知识点合理、有侧重点的设计教学内容,强化与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渗透结合。如噪声中的噪声测量、噪声声压级计算、噪声的评价和标准等内容,学生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已经学习过,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课程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授。

“增”是增加必要的新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动态,在教学内容要增加物理性污染控制的几个最新:最新的问题、最新的国家政策及标准、最新的技术方法和成果。在教学内容中,坚持教学与国家目前重大项目或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国际热点环境问题紧密结合的原则,把最新的内容例如有些是国家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及时做成教学课件,放到课堂中讲解。

四、思路三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克服学生面对枯燥文字时的厌烦心理。

首先,是巧妙导入。可以设计一些奇妙的、新鲜的、出乎意料的、奇异的开场白,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比如,采用新鲜有趣的形式;设置悬念,让学生有探究之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讲辐射污染的时候,可用大家每天有很多时间都在使用的手机作为导入);创设情境或者视频短片。

然后,是内容的讲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把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展现给学生可以感知的知识。在讲授各种物理污染的特性和危害时,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图片和重大污染事件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各种物理性污染及防治措施等内容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展示交流。通过精心策划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渐进性的问题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边读边感悟,将感悟很深的内容与大家交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完善所需展示专题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开发、应用能力。

五、结语

通过构建合理的“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体系,使专业教学跟上学科研究的思路与步伐,缓解了课时压力,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宋卫军、谢妤.“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7):236-238

[3]邓辉、武占省、曹鹏等.《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9):158-159

上一篇:高校商标注册的现状与法律分析 下一篇:网络消费问题及其对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