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很烦

时间:2022-08-15 08:18:38

作者简介:桐桐妈,教育学博士,现供职于某著名教育研究机构,在职博士后,曾经主修幼儿教育,一直有着深厚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情结。爱女桐桐出生后,在把她当“课题”来“研究”的同时,刻苦涉猎幼儿心理、教育理论和护理知识,学习、工作、育儿的间隙,坚持撰文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现已形成100多万字的育儿博客,并出版早教著作《爱出一个好宝贝》。

宝宝不明原因的哭闹、不爱吃饭等等,或许不是因为身体不适,他可能只是想告诉你:“妈妈,我很烦!”

就像成人有七情六欲一样,宝宝也会有他的烦恼,从小宝宝的烦躁无聊到大宝宝的挫折体验,具体的烦恼内容不一而足,表达方式也形态各异,需要家长认真观察,及时化解。那么,宝宝的哪些行为是在暗示自己有了烦恼呢?下面尝试做一分析。

烦恼藏在哭闹中

哭闹大概是宝宝表达烦恼的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了,特别是对那些语言尚未发展的宝宝而言。如果宝宝突然哭闹了,而且哭声比较单调,哼哼唧唧,又难以排查到具体的原因,比如饿了、困了、冷了、热了、大小便在身上了、蚊叮虫咬了等等,那么就可能是宝宝感觉烦躁了。

去烦方案:这种无聊感往往来源于宝宝渴望关注的需要,家长要借机反思一下是否忽略了身边的宝宝。这种烦恼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许是给宝宝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陪他一起游戏。

烦恼藏在吃饭中

和成人一样,宝宝烦闷的时候也会“茶饭不思”。如果宝宝突然厌食了,经检查又没有生理方面的毛病,甚至都没有消化不良的迹象(手心发热、舌苔黄厚等),那么这种厌食就可能是情绪性的,这在成人特别关注宝宝进食行为的家庭更加明显。比如,一个经常被喂食、填鸭式塞食的宝宝,本身就容易用厌食来表达对失去进食自的苦闷,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更容易用拒食这种行为引起成人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吃饭事宜是大人最关心的。

去烦方案:遇到宝宝突然不愿意吃饭的情况,家长不要一味想着怎么把饭喂进去,要观察背后的原因,或许宝宝正用这种方式表达烦恼情绪,解决了情绪问题,吃饭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烦恼藏在攻击里

有的宝宝内心有了苦恼之后,很容易通过暴力的方式把这种压力传递出去,出现打人、咬人、掐人等典型的攻击行为。

去烦方案:遇到宝宝有攻击倾向的时候,父母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攻击是属于工具性的还是敌意性的。所谓工具性的,就是说攻击是有目的的,比如为了讨回自己的玩具、为了争夺自己喜欢的东西等,通常都有外在因素导引。敌意性攻击则不同,它是宝宝故意去攻击他人的行为,比如故意去打一个女宝宝,惹她哭。如果宝宝表现出敌意性攻击的行为,家长应考虑宝宝是否有了苦闷情绪。为了减少宝宝的敌意攻击这种表达方式,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不动辄冷漠拒斥宝宝,或者不经意给宝宝示范攻击行为。

烦恼藏在懒言少语或说狠话时

语言也是宝宝表达烦恼的手段之一,只是对于不同性情、心理发展阶段和教养方式的宝宝而言,具体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那些性格内向或者经常不被父母理解的宝宝,就容易用沉默寡言来表达烦恼情绪。如果宝宝原本行为很正常、情绪平和,突然变得沉默、不爱说话、愁眉苦脸了,就可以考虑他们是否遇到了什么烦恼。相反,那些性格外向、急躁,特别是正处于诅咒敏感期的宝宝,则容易用“我要妈妈跑!”、“打死你!”、“不要爸爸!”、“我要把他踢到楼下去”之类狠话的来发泄内心的烦躁。

去烦方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父母都应该尊重宝宝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后一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宝宝的意思,认为宝宝大逆不道或太残忍而惩罚宝宝,以免加剧宝宝内心的苦闷。宝宝那样剧烈的言辞,只是在表达内心的情绪,并非真有所指。可以借机问问宝宝是否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引导宝宝说出语言背后的苦恼。对于宝宝具体的狠话,则进行冷处理,让他们无从体验到这些语言的力量,以后就不会轻易使用了。

对于前一种情况,有时候宝宝沉默也可能是因为觉得说了父母也不会了解自己。父母要学会用心感化宝宝,比如:给宝宝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宝宝无论他感觉多糟糕,父母都会做他的支撑,愿意倾听他的倾诉等等。当然,如果宝宝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家长也不必勉为其难,也许宝宝更习惯默默地消化心灵的小恙,只要能确认父母的爱就够了。

烦恼藏在恋物中

有的宝宝内心有了苦闷之后,会喜欢玩弄某个物品,比如布娃娃、玩具小汽车之类的,借以寻求内心的安慰。

去烦方案:如果原本不是很喜欢玩弄小东西的宝宝突然特别迷恋某件小东西,甚至睡觉都要抱着、去幼儿园都要拿着,那很有可能宝宝的内心正在经受某种煎熬。比如,恐惧自己的小房间,却知道跟爸爸妈妈说了也没用;不喜欢上幼儿园,却不得不去等等。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苦恼解决方式,也是宝宝成长中常见的寻求情感支撑的行为,成人应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支持。不要因为怕宝宝形成恋物癖而强行把物品从宝宝那里剥离开,解决宝宝背后的苦恼比拿走物品更重要。

烦恼藏在虐待玩具、小动物中

这也可以说是攻击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是攻击的对象指向了没有生命的玩具或更加弱小的动物,起因也是宝宝要传递烦恼。

去烦方案:如果原本喜欢某个小物品或者小动物的宝宝突然开始虐待它们,就可以考虑宝宝有烦恼的可能,并从准备疏导宝宝的情绪开始,积极介入。

烦恼藏在不合群中

交往是需要良好情绪状态支持的。烦恼中的宝宝,消极的情绪很容易把他们的心思集中在内部的体验上,对于同伴交往自然没有了兴趣。这种情况更可能出现在原本喜欢群体游戏的宝宝身上。

去烦方案:如果家长突然发现原本活泼开朗、容易与小朋友打成一片的宝宝变得不合群了,就应该考虑到行为背后的情绪问题,伺机问问宝宝什么事情让他没有了跟小朋友一起玩闹的心思,也许在大人细腻的关切里,宝宝的苦恼就进而和盘托出了。

上一篇:维护宝宝的自尊心 下一篇:难嚼食材小宝宝也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