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让高校成为弘扬正能量的主阵地

时间:2022-08-15 05:01:25

互联网时代 让高校成为弘扬正能量的主阵地

摘要:当今中国处在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种种社会问题因互联网的介入而被放大,网络运营商对点击率和流量的片面追求使大量有害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对正处于人格发展完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种种不良的影响,本文试从高校的角度进行思考,让高校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正能量传递的主阵地。

关键词:正能量;互联网;高校;大学生

一、 概念解读

2013年3月6日,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正能量”英文“positive energy”原为物理学名词,其标准定义为: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近年来,由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所著《正能量》成为一本世界级的成功励志畅销书,在书中,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心理学家的观点说明人体本身是一个能量场,当中包含消极、沮丧、堕落、放纵、自私等让人产生消沉和绝望的负性能量,更包含积极、快乐、进取、健康等向上的正向能量。一般来说,正向能量(简称正能量)让人产生向上向善的心态;负向能量(简称负能量)让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理查德·怀斯曼认为人的正、负能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们应该主动积极的去激发自身的正能量。人们会因此而逐渐拥有健康、快乐和成功。于中国人来说,正能量一词被世人所熟知是因在2012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微博上众多的“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被高频度的引用和流传。并被网友评为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词之首。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被形象的称为中国奇迹。但近年来“小悦悦”、“郭美美”等事件以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频频曝光,让一些老百姓禁不住要想“中国人到底怎么了?”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国GDP的高速增长期很多时候也正是该国社会矛盾积聚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经济让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导致贫富悬殊的加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尚未等到很好的解决,社会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还未得到很好的保障..... 而这些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介入被放大。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①,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青少年人数约占一半。网络的高度发达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新兴媒体,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一个战场”,“是我们和群众建立联系的一条最经常、最便捷的绿色通道”②。过去人们主要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取信息,传统的媒体大都拥有健全的内部审查机制,资讯会经过逐级审核与筛选才能,能较好的保证正确新闻导向性。而今天人们更多是在网站、论坛、贴吧、微博上面去获取资讯。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方,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新兴的网络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很难对数以亿计的网络站点进行集中的管控,各种不良的信息大肆充斥其中。同时,为了提升点击率和流量,一些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坊间的娱乐八卦新闻,甚至是一些充斥了色情、暴力的所谓新闻因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和窥探欲而更多的出现在网友面前,往往越是黑暗,越是离谱、越是违反常规的信息越是拥有高点击率,这样的情况反过来刺激了某些新闻网站在选择新闻时的价值取向,造成更多的负向资讯大行其道,形成某种恶性循环。

这些负向资讯会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今天,我们观察到部分大学生在本应色彩斑斓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活中呈现出的却是萎靡不振、得过且过、甚至是自暴自弃的精神面貌。郁闷、孤独、无聊、坑爹、吐槽等词汇成了网络和部分大学生口中的高频词;富二代、高富帅、白富美、土豪成了被人追捧和崇拜的对像。在某些高校,浮躁的气息弥漫在学校的上空。我们认为,这正是社会和校园正能量缺失的表现。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为18-24岁,上大学后,他们脱离了繁重的学习生活和家长的管束,突然拥有了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互联网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QQ、微信、微博、各种游戏的社区是他们交流和娱乐的地方。网络成了教室之外的“第二课堂”。上文所述网络新闻的不良指向性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甚至是扭曲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能量仿佛和他们渐行渐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三,对策探究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心

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络运营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单从高校这一角度来探讨。我们认为,高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整合各种渠道,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正能量的传递,让大学生在正能量的辐射下成为具备完善人格,有责任心、有担当、上进、善良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工作,通过学习,大学生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该课程能有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该课程所宣扬的社会主旋律正是对大学生进行正能量传递的最系统、最规范、最有效的平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不应进行过多枯燥、生硬的灌输。而应根据当今90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安排,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要给学生讲清必要的理论,更要让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不要刻意回避,要让学生了解其实很多的社会问题正是中国这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成长的烦恼”,要让学生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种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发扬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我们所遭遇的种种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2.以教师应的身体力行为支撑

在上述的正能量传递进程中,教师是主体,承担主要的传递和引导的工作。首先,教师自己一定要以正能量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否则,很难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己心中充满了各种负面情绪、甚至是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充满了怀疑的人能站在讲台上传递正能量。因而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与政治素养在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其次,在这个充满了各种信息各种诱惑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师本身如果不能以科学的信仰和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言行,就有可能某些问题面前迷失了自己。因此,高校教师不仅是正能量的宣讲者,更应当成为正能量的践行者。

3.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

从高校的整体文化建设的角度看,高校可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弘扬“正能量”的组合拳,如大力发展高校的志愿者协会,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精神真正的深入学生的心中,让一部分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从事志愿工作做正能量的传递者。学校还可定期的开展各种以传递正能量为目标的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大型的宣讲活动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从而让学生拥有有正信和正念的力量。从而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能力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遂宁))

注释:

①新华网2013.01.15

②人民日报2008.02.27

参考文献:

[1]徐才厚.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努力当好雷锋精神传人[J].求是,2012

[2]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08

上一篇: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施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