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看笔下女性的悲剧

时间:2022-08-15 02:00:17

作者简介:龙秋麟(1989-),女,汉族,重庆人,学生,文学硕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摘 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无数生动的女性形象,发生在这些女性身上的故事不能不说是精彩万千。但是他们的命运却都是悲剧。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家庭的不幸和婚姻的不美满让张爱玲有着悲观的人生观,加之她身处的时代下传统的婚恋观影响导致了她笔下女性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悲剧

一.从张爱玲的家庭关系看其小说的悲剧性

张爱玲有着显赫的架势,祖父张佩纶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曾外祖父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李鸿章。身为贵族子弟的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本应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和优越的条件,可是这一切都不尽如意。显赫的家室,贵族的血统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

家,本应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他的父母把本应该温暖的家庭变成了她心中“冰冷的古墓”,母亲的自我让张爱玲从小就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这种心灵的损伤在持续的磨损中结成难以平复的硬痂。也许就是因为有这种经历,要在父亲和后母,姨太太的压迫下成长,让张爱玲更会察言观色。在她的文章里经常出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上海公寓的阳台,张爱玲就是在那个阳台上面思考问题以及观察现实的世界。张爱玲是一个活得很细腻的女人,她的细腻也可以说是一种敏感,而这种敏感的来源,正是因为她缺少正常而完整的家庭生活与温暖,影响了他心理的正常发展,促使她早熟,被迫让她变得敏感。她细腻的观察者周围的一切,所以她可以把小说里面人物的性情描写的淋漓尽致。通常来说,一个活得很细腻的人,是不会感觉到太幸福的。这样的人,接受到的信息会在她身上自动放大几倍,比如悲伤和悲观。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从张爱玲婚姻角度看其小说的悲剧性

张爱玲的悲观和冷漠又是彻底的,她是太悲观,太绝望,这也是由于后来她不幸的恋爱婚姻。

爱情和婚姻是即家庭之后给他的又一重的打击。张爱玲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她7岁的时候开始尝试写小说,开始探讨家庭与爱情的问题。这绝对不是孩子天真浪漫的天性。上天是公平的,给了她惊世的才情,就注定不会给他平顺的生活。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都说张爱玲最大的错误不是爱上了胡兰成,而是非要嫁给胡兰成。真性情而已。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其实细细看来,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用尘世的架势去品评一个人。对他而言,胡兰成不是什么汉奸,她也不在乎胡兰成的妻室,他就只是他,一个懂她爱她的人。仅此而已。就这样,她倾尽全部去爱他,爱得那样的轰轰烈烈,爱得超凡脱俗。可是,胡兰成毕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朝三暮四,半年后就移情别恋。对于这段感情,她执着过,争取过,然而她亦是敢爱敢恨的,她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至此,再也不可挽回。

有人说过,年轻的女孩不要读张爱玲,这个女人太过清醒又太过刻薄。其实张爱玲是爱生活的,因为不爱的话,怎能将人物观察入微,怎能描写的如此真实。张爱玲不是为写小说而写小说,而是想一种方式来记录周遭的一切。她不过是受了委屈,她不过是想看透这个世间然后让自己不受伤害,她不过是想保护她自己,她不过是看到了这世间阴冷黑暗的一面。所谓刻薄,也不过是下笔太过诚实。习惯了隐藏,习惯了阳光的我们,不敢去直视而已。

对于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张爱玲,如果还要求她能写得出“大团圆”结局的小说的话,那应该是一种苛求。所以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几乎都是悲剧。这跟她一生的遭遇是密不可分的。

三.从张爱玲身处的时代看笔下女性悲剧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创作多以她生活的时代为背景,大都是以上海跟香港的都市生活为基本的背景来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表现男性与女性的矛盾关系。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孟烟鹂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和旧生活方式之害的就是女性,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烟鹂骨子里就觉得自己的男人就是天,一切都是依赖振保。孟烟鹂是出身于贵族门第,她的全部教养就是做一个贤惠的媳妇、细心的母亲。这样的女人却已经越来越不被现代男人所欣赏。如果说烟鹂是受传统思想影响太深,他们不能自己掌控和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娇蕊呢?她聪明、热情、美丽,受过较好的教育,她大胆的追求却还是不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她要求丈夫“给她自由”而彻底放松的与情人相守,但是她依然逃脱不了日常伦理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她最终想要的还是笼居在婚姻之中。这些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的最普通的女性,不管是否留洋骨子里面都仍然被传统的婚姻观念锁禁锢,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统治。

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也是张爱玲人生观的一种反映,也是她对这个时代下的爱情和婚姻的一种悲观理解。张爱玲把任何人之间,人和命运之间的冲突,都写的很激烈,到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的意识。她以一种机会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一个的悲凉的传奇故事,冷漠的可怕。为什么不留一个喜剧的结局,因为她对人生已经绝望、悲观、冷漠了,一切的悲哀都不能引起她的悲哀,她只是冷漠的看着这世间的一切,可就是这种冷漠才能折射出张爱玲的可怜与自怜,她嘲笑着自己,嘲笑着人生。

只有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那样的社会环境下,才会造出这样苍凉与悲观的张爱玲。对于张爱玲,这也是一种宿命,逃不掉,摆不脱。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爱玲性格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J].平原大学学报.

[2] 李艳辉.绝望中的希望,无奈下的凄凉――论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J].文艺理论.

[3] 张爱玲作品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4] 张永华、陈娟.论张爱玲笔下人物悲剧命运的构成因素[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养摭谈 下一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