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好莱坞电影的“迷影”效应

时间:2022-08-14 08:38:21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迷影”效应

[摘要]“谜”是形容诺兰电影最贴切的词汇,用谜题大师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他所创作出的电影不仅拥有着迷宫一般的叙事风格,而且所有的电影中预设的谜题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吸引着观众随着主人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谜底。本文就以诺兰电影中的迷宫叙事和逻辑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总结出了诺兰电影能够成功的两个基本要素:新锐的作者式风格与普适好莱坞商业模式的和谐统一以及对新媒体语境下新型观众的深度把握。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叙事迷宫;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成功的当代好莱坞电影作者。他的电影受到了各个层级观众的喜欢,主要是因为他所塑造出的叙事迷宫拥有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很多人都对诺兰的成功充满疑惑:他如何在电影中找到好莱坞商业模式和诺兰电影风格的平衡点?为何他能以先锋的表达方式征服众多的影迷?

一、迷宫式的叙事

充满悬疑色彩的叙事手法和故事是诺兰叙事迷宫中的两个基本组成要素。诺兰的电影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就好像有一只手在牵引着你使你走向冒险的旅途,每当路过迷宫中的转角,就仿佛找到了终点,但每一次都会发现,这个转角只是新冒险的开始。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态度观赏诺兰的作品,诺兰电影中的主角都是行动派,对冒险都有执念:就像电影《记忆碎片》中的莱昂纳多・谢尔比不懈地寻找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致命魔术》中罗伯特・安吉尔和阿尔弗雷德・伯登执著于破解对方的魔术;《盗梦空间》更是将主人公归家的执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勇往直前、执著、目标明确,这就是诺兰电影中主人公的共同点。

诺兰电影中所构建的叙事迷宫一般都比较复杂,还有就是电影中的故事线索并不是唯一的,是多个线索混合在一起,同时电影中的时间轴都比较混乱。叙事迷宫中有一种结构形式叫作套层结构,套层结构的特点就是故事和假象一环套一环。电影《追随》就拥有三层结构,第一层:主人公跟踪小偷,在小偷的游说下参与偷盗,过程中和女主人公坠入爱河;第二层:小偷和女主人公合谋算计男主人公,使其陷于危险之中;第三层:男主人公被诬陷杀害了女主人公,其实女主人公是被小偷杀害的。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每一个层次的呈现,都会将之前得出的推理,形成新的谜团。电影《盗梦空间》的分层和《追随》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中每一层就代表了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一个层级的故事汇聚起来又形成了一个总的故事,这就是梦的套层结构。《记忆碎片》的套层结构只有两层,这两个层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影片的故事可以被分成复仇故事和精神病患者的故事,然后诺兰以主人公为连接点,将两个故事进行了衔接。“游戏闯关式”是复调叙事迷宫的第二个结构形式,就像《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和蝙蝠侠的决战,两人的决战是电影的高潮,不会随便到来,小丑完成自己的邪恶计划需要一步步地精心计算,每一步都有一个任务,蝙蝠侠需要破坏掉小丑的每一个行动,就像打游戏一样,只有完成了第一关,才能开始第二关、第三关,层层通关,然后终极对决。不管是套层结构还是“游戏闯关式”结构,诺兰在对电影进行创作的时候,都会对逻辑进行严格的把控,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小故事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故事,这样得出的故事不仅错综复杂、多线并进,还能够达到高潮迭起、环环相扣的效果。

诺兰风格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叙事策略就是带领观众陷入迷局的切入点往往是可信度并不高的目击者。和客观叙述相比诺兰比较喜欢主观叙述的方式。诺兰曾经说过:“假设电影就是迷宫,迷宫的人出现错误,我不愿意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事态的发展,我更倾向于待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在迷宫中团团转,这样才比较刺激有趣,我喜欢成为迷宫的参与者,而不是见证者。”

诺兰喜欢参与到迷宫中去,他也想让观众参与到迷宫中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诺兰首先要让观众对电影中的主人公有认同感。同时,纵观诺兰电影中的主人公,他们大多存在某些精神问题,如“失眠”“心理障碍”“噩梦缠身”等,这些因素导致主人公的观点都不是那么理性正确,如此,当观众跟着主人公进入电影故事中时,整个故事就变得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不可靠叙述者的观点在故事中能够起到两种作用:以受众为出发点,能够让观众主动投入电影中去,产生强有力的代入感;以叙事风格为出发点,以心理活动为核心的故事,能够表达现代人的感知形式,增加影片的吸引力。

诺兰叙事迷宫中的另一个策略就是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就是电影中模糊的道德界限和开放式的结局。我们可以观察到诺兰电影中的主人公并不是完全的正义的化身,他们也存在邪恶的一面。正和邪在主人公身体内共存,所以,电影中主人公的战斗也是道德的战斗,他们在正和邪两边游离,正视艰难的道德抉择。但是,“happy ending”并不是诺兰风格的结局,诺兰电影中对道德的界定一直不明确,一直处于游离的状态。诺兰喜欢将问题抛给观众,从开放式的结局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结局在观众的心中,在他们的善恶之间。电影《追随》中,主人公的回忆说明他有可能是被冤枉的,但案件中的证据又指明他就是凶手,直到大结局,观众仍不能百分百肯定事情究竟是什么样的,虽然观众相信主人公的证词,但又对他所说的持有怀疑的态度,这两者互相矛盾,但就是真实存在的。电影《记忆碎片》的结局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杀害主人公老婆的凶手是谁?主人公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电影中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电影《盗梦空间》的主人公好像完成了任务,和家人团聚了,不过,结尾中陀螺并未停止,所以,主人公究竟是否回到现实仍是未知的,因为故事中对盗梦逻辑的描述并不十分确定,所以不管观众怎么纠结,大结局就是不明确的。如此设定大结局,对观众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就是诺兰叙事策略中的另一个特点。

总之,可以将诺兰的电影总结为:主人公精神异常,卷入某个复杂的事件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迷宫中斗争、沦陷、崛起,来到一个模糊的终点。

二、诺兰的“迷影”效应

经典的故事加上新颖的叙事方式就是诺兰擅长的创作形式。

一个叙事文本一般由话语和故事两方面组成。故事代表的是内容,话语代表的是方法。使用经典的内容,升级叙事方法,这就是诺兰所精通的电影创作之道。讲述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的时候,更要重视叙事方法的创新,即使是陈年窖藏的“好酒”,也需要漂亮“酒瓶”的包装,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吸引观众。诺兰就深谙此道,从未偏离过经典的故事创作模式:首先是存在缺点的英雄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开始踏上征程,经过艰辛险阻,最终超越极限,完成自我的升华,这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神话寓言,“金羊毛”的大纲简介,不管主角需要完成的目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在他完成过程中经过的一次次考验以及自身的蜕变升华。《盗梦空间》的主人公需要达成的目的是归家,《蝙蝠侠》描述的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记忆碎片》是寻找自我的过程。综上所述,诺兰的电影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即“我是谁?”这个问题也是许多神话寓言想要解决的问题,电影中通过“我”与不同层级的相处来讨论这一论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诺兰描述了一个人类的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害怕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诺兰的电影是符合大众潮流的。因为抓住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不管诺兰电影的叙事方式如何超前,仍能被各个层级的人们所接受。

诺兰的叙事方式是在经典叙事方式中延伸出来的,是叙事方式的升级,是一种“奇正相生”的策略汇总。“奇”代表的是创新,“正”代表的是好莱坞比较经典的叙事方式。所以说,虽然诺兰的叙事策略比较创新,但仍是经典的衍生品。

以复调叙事为出发点,诺兰的电影就是一个复杂的拼图,拼图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观众利用自己熟悉的“拼片”进行“拼图”,整个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的。诺兰的“套层结构”和“闯关式结构”在整个电影界是一次创新,完成了故事内容多个层次传播的目的。电影《盗梦空间》中,主人公和团队成员的任务是移植目标的梦境,这一情节的交代表示电影是以“偷盗”为主题的影片,主人公和老婆的“爱恨情仇”表示这又是一部爱情片,主人公“归家的愿望”表示这也是一部家庭伦理剧,电影中每一个层级梦境的展示都十分具有想象力,是一场视听盛宴,主角们每一次任务的完成就是一次游戏关卡的闯关,层层升级但任务却迥然不同。这就是故事多线贯穿的效果,将不同的类型进行融合,在受到不同观众欢迎的同时,又能够完成作品不同功能的展示。所以说,诺兰的电影既能够像商业片那样有好的票房,又能够像艺术片那样受到影评人的欢迎。

诺兰的电影从拍摄之初就开始考虑观众的反馈。他的电影会从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两方面考虑观众的感受,契合观众的希望,拍摄过程中利用媒体资源和观众进行交流,吊足观众的胃口,加大观众的期望值,这样的模式已经完成了观影模式上质的飞跃。下面以叙事策略和故事内容为焦点对诺兰电影受欢迎的原因进行讨论。

第一,以故事内容为出发点,诺兰的电影属于写实电影。诺兰电影中对科幻和罪案的描述比重较大,使用的表达方式也比较有想象力,让人感觉电影的情节离我们很远。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诺兰的电影能够这么成功,这么受观众欢迎,主要是因为故事中隐藏的真实性。在好莱坞大片以视觉效应为噱头的时候,诺兰对影片故事性和人物的重视程度仍旧没有降低,虽然电影的主角拥有感知缺陷,但主人公的真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描述真实心理活动的情节恰恰是最能打动观众的,能够刺激观众的猎奇心理,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不仅如此,不管是神秘莫测的科幻世界还是英雄保护城市的现代社会,诺兰都会把当时的社会焦点问题融入电影中,这样就使得电影比较真实,英雄不再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超能力人士,而是普通的人类,如此的设定,使得诺兰的蝙蝠侠可以从好莱坞一众超能力英雄中脱颖而出,受到人们的青睐。综上所述,诺兰知道先进的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感官的享受,但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却能够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心灵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感官的享受,

第二,诺兰的电影能让观众沉迷其中。当人们已经对所谓的感官大片失去兴趣的时候,诺兰给自己的电影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那就是猜谜。诺兰将谜题铺设埋伏在电影故事中,主人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破解一个又一个的谜题。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一个小小的提示可能就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所以观众不敢走神,怕错过解开谜题的关键,他会全神贯注地观看影片,关注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将自己想象为主人公去破解故事中的谜题,身临其境,乐此不疲。诺兰电影中还有一个特点比较明显,即电影结局是开放式的,没有特定的结局,观众可以根据自己观看电影的经验去理解自己认为的结局。所以,诺兰的电影是和观众沟通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收的过程,观众成为电影创作的参与者,从这点看,诺兰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三、结语

诺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新颖的叙事手法和对新时代观众的了解,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也知道观众想要观影的形式,当呈现谜底的形式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时候,诺兰便将观众带入电影故事中;当观众对感官感受产生疲劳的时候,诺兰就将解开谜题的权利交到了观众手中,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当观众对简单直白的情节片丧失兴趣的时候,诺兰采用颠覆叙事手法的形式将观众的注意力又拉了回来,使得观众不再是简单地观看电影,而是融入电影中去,在这样一个智力竞争的环境中,诺兰打造的“叙事迷宫”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这样的故事以及叙事策略何愁抓不住观众的眼球?

[参考文献]

[1] 陈叶知.非线性叙事下的观影效果彰显――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叙事特点[J].电影评介,2010(15).

[2] 石恪.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研究[J].电影文学,2014(23).

[3] 周稷之.有一种电影叫“诺兰”――从短片《蚁蛉》看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作者电影的拓展[J].传媒观察,2015(11).

[4] 杜楠.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陌生化叙事[J].电影文学,2015(23).

[5] 屠h.美国文化三层级的巧妙殖入――谈克里斯托弗・诺兰“蝙蝠侠三部曲”[J].当代电影,2013(10).

上一篇:“排球”微课程的模型设计建构与实施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人化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