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法

时间:2022-08-14 07:55:55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法

摘要: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来临,计算机和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全面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课程顺应时代潮流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能力。为达到预定目标,教师在教法上可尝试一种或多种教法教学,可尝试采用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录制视频辅助学习法、小组合作、创新开放式教学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法等教学方法。

关键字: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录制视频;辅助小组合作学生主体整合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下面我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方法的体会。

一、问题情境导入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对事物有着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使他们对计算机本身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这种兴趣和好奇变成正迁移,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度,要给学生一个信息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带着合理的心理需求,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达到寻求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之下,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然后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展示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美的视觉冲击,然后提供几组加工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图片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紧接着布置任务:加工一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运动场上图片。任务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基础题、提高题、开放题。在保证基础题全部做完的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提高题和尝试开放题。开放题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要求突出主题,美观、清晰、艺术性等等,其他由学生自由发挥。

三、录制视频辅助教学法

在前面探讨激发学生兴趣、布置任务后,在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把提前录制好的辅助教学的视频录像发在学生机上,可以参考真实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自学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如果学生利用辅助的录像视频自学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开展小组内的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需要的巡回指导助学。在时间有限,学生层次不同,任务不同的情况下,一位教师的力量有限,这时我们需要积极调动小组长或课代表的积极作用,使其作为教师的助手——“小老师”的形象出现,辅助巡回个别指导学生。所以,教师不能纯粹地“教”,应该在学生的“学”中也渗透“教”“自教”“互教”的因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辅导的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后,认识到同学的帮助作用,也促使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地去帮助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学的学风和良好的同学关系。“学会分享与合作”是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中的目标之一。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差,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合作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协作,与他人沟通。

五、体验成功教学法

学生作品的完成时就是一节课的收获之时,展示学生作品的最大乐趣莫过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一种成就感。在作品评价时候,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结合,最后教师总评。教师评价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品的展示对被展示者是一种鼓励,也对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目标,给予一种鞭策。每一节课教师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从而改进作品、完善作品。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中容入了整合思想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并且具有挑战性,没有现成的答案供学生选择。而且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北京交通产生拥堵的原因,并根据查明的信息,探索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这个任务显然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它没有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学生,需要学生自己利用现有的常识,通过查询、分析资料,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最后整理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措施。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使学生在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最后得出各自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上所述,不论是哪一种课型与教法,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各种要素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可独树一帜,有时可百花齐放,不能一成不变,死搬硬套,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多思考、多交流、优化、创新。我们都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教法出现。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小学生素质教育应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 下一篇:改变试卷讲评方式,提高学生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