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2

时间:2022-08-14 06:54:3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2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30-01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知道,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和数量关系等,都要通过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知教材内容,记忆有关结论,而且应根据数学内容,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思维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

一、突破定势,逆向思维

我们常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和聪明。司马光就是把一般思维中的“人离开水”变换成“水离开人”,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思考。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例如: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17,然后用4除,减15,再用10乘,恰巧是100岁。”小明的爷爷多大年龄?我们用逆推法解。题中最后乘以10得100岁,那么乘10前就是100÷10=10(岁),不减15就是10+15=25(岁),不用4除就是25×4=100(岁),不加17就是100-17=83(岁)。这样,就得到了小明爷爷的年龄是83岁。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得。

二、注重方法,科学思维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提出的问题要富于启发性、层次性。既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又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应注意用词的准确,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顺向、逆向和发散思维。例如:对圆柱体面积的计算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掌握常规思维的简单应用,然后再让他们掌握多向思维的面积计算。在几何问题教学中,从用一种方法解答到多种方法解答,都体现出思维训练的渐进性。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科学地思维,并逐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如指导学生解答一道复杂的几何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并加以逻辑推理,以确定解题思路。学生在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就存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交替进行的问题。平时多加以这方面的思维训练,必定能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维。

三、疏导点拨,转折思维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计划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1/3。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6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1/3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1/3”,这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直至解答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四、质疑问难,发散思维

疑问是学生产生思考的前提,没有疑问,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思考。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的设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会针对这个疑问发散思维,寻求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教材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难易适中的疑问,难则易折学生自信,丧失兴趣,易则不能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疑问确立后,教师应适当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一部分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引导学生探索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答案,我设计以“ 20 × 9=180 10 × 8=80 5 × 8=40 ”三题入手让学生寻找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不断猜想,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律。因此,在课堂中,我们教师要重视设疑这个铺垫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

五、彰显个性,积极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

上一篇: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研究 下一篇:浅析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