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佛教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时间:2022-08-14 11:50:53

浅析中国佛教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摘要: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佛教属于外来佛教,但是,佛教不仅作为在中国深入传播扩散,同时它所带来的是文化的新血液――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注入了中国。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余年,其间几经兴衰、沉浮、变化、融合,直至现在成为中国国学文化的三大脉络之一。佛教建筑、符号、绘画等元素都在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传佛教;佛教建筑;佛教形象本土化

中国佛教的传播,有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支。在当时,佛教的艺术事实上是为佛教教义的传播所服务的,在进入中原后,特别是北传佛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传佛教,它将中国原有文化融入其中。它在中国的影响最为广泛,如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影响最大的禅宗、净土宗;如我们所熟知的鸠摩罗什、达摩祖师、唐玄奘等著名佛教人物大都来自汉传佛教。无论是佛教建筑还是绘画层面,汉传佛教也是融入汉文化最多最典型的一个派别。

佛教的艺术载体也与其他世俗艺术所不同,例如:道场、壁画、寺庙、石窟等,这些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艺术载体,它是与其他艺术所呈现的表象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寺庙应是最能体现中国佛教本土化的一个方面,而且寺庙作为佛教美术的载体,比石窟、道场等更接近于统治者乃至信徒的真实生活环境。东汉时期,白马寺成为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座寺庙,后来官邸舍为寺的形式慢慢出现。佛教在中国本土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寺庙。在那个时期,还处于以塔为中心,立塔为寺的阶段。到了西晋时期,由于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混乱的时代,统治者及人民都将安定生活,国泰民安的希望寄予佛教信仰,所以在当时,南北都出现了大量兴造佛像和佛寺的举动。这时,便出现了以佛塔、讲堂为主,附有其他建筑形式的佛寺形态。在那个时期,译经也成为了佛教传播的主要活动之一,所以对于佛教建筑而言,满足更多的居住容纳功能的需求,成为当时改变汉地佛教建筑的主要依据。《法苑珠林》记载,北齐沙门僧苑于邺城显义寺讲堂讲经,“至华严六地,忽有一燕飞下,从浮屠东顺行入堂,并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而乃翔逝。”由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寺至南北朝前后还保持着典型的塔堂布局形式。建立精舍、舍宅为寺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演变过程。后来慢慢形成现在还在沿用的以殿为中心,以殿代塔的佛教建筑形式。这种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僧民在供奉佛像的时候,出于对佛本身的尊敬之情,需要一个来专门供奉佛像的场所,为佛像遮风挡雨,而并不是给信众和僧徒来讲经说法用。梁思成说“在建筑的结构和功用上,佛寺和宫殿可以在一个总题下讨论。” 二是建筑本身的需求。这个时期,塔的形式都比较单一,佛像如置于其中,空间狭小且不利于传教受法。最后佛殿这一建筑形式彻底成为土生土长的汉地佛教建筑。从南北朝开始,转入隋唐时期,中国的寺院布局,完成了以塔为中心到以佛殿为中心的转变。

在汉传佛教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八宗。其中禅宗是最赋有中国特色,也是在中国遍布最广的一脉。禅宗的佛寺布局形成特殊的体制,称为迦兰七堂制。这种佛寺的建筑布局普遍采用了纵轴式,整齐对称,体现的是我国古典的建筑布局形式,一般形成三至四个四合院落。一般佛殿排序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菩萨殿、法堂、藏经楼。但由于各寺供奉佛像略有不同,殿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七个殿的排列方式建筑形式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排序院落群,可以有序的引导信徒,有层次地观赏参拜整个寺院,从而达到信仰的高潮。轴线上的各进院落,则可借助立体建筑的造型不同、院落大小的不同以及周边附属建筑不同从而达到在建筑艺术上的变化。北京的卧佛寺是现存最完整的伽蓝七堂制的佛教建筑,从平面上仍能清晰可见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与整体寺庙的关系。这种层层递进的层级关系与中国古典皇家建筑分布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北魏时期佛殿的建筑多为方形平面的歇山顶形式。带有中国色彩的佛殿建筑除了殿宇式佛殿之外,还有楼阁式佛殿和亭式佛殿。唐朝时期,楼阁式佛殿成为了佛寺里供奉佛像的主要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甚至深深影响了日本、韩国的佛殿建筑。例如,建于607年的日本奈良法隆寺,就为两层全木构建筑的楼阁式佛殿。壁画也是一种艺术载体,在很多壁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绘画艺术,而是间接的为我们留下了当时佛教建筑的建筑形制。这种壁画大都是场景宏伟、场面宏大,体现的是佛国世界的宇宙观,佛教人物的层级关系等。这一点藏传佛教尤为明显,在密宗中,体现大量铁围山大威海的佛学世界观。唐卡唐密曼陀罗都体现着这一点。的桑耶寺更是从寺院布局体现出浓浓的异域佛教文化气息。而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我们可以分析看到唐朝时期的佛殿形象。梁思成先生认为这种亭式佛殿“常常位置在走廊瓦上,或在转角的地方”。

中国佛教建筑是在佛教文化体系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宗教精神与信仰情感的宗教性建筑空间。相比之下,因佛教建筑空间在初期受印度寺院的影响,便很快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意境。大抵而言,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宗教意境的塑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加强外环境的表达。宗教建筑随着宗教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自身的形式,因为它总是努力体现宗教的要求。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就是通过对建筑外部形式与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意境”,以及外部的动势来表现佛国的神圣。如《戒坛图经》中的寺院图,由50多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组成的大型寺庙建筑群,横长由12个单位组成,纵长由7个单位组成,体现出佛教建筑空间聚集与阵列的空间特征。第二,注重内环境的体现。中国佛教建筑需要表达一种对佛国净土世界的向往,对佛的依恋,因此佛教建筑内部空间的着意渲染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对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内部空间宗教意境的塑造主要从内部平面布局、装饰图案与色彩、光与影等方面入手。再如敦煌莫高窟内部的彩塑像和作为辅助表达佛教思想内容的壁画显得丰富多彩,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内壁上的经变壁画结构布局严谨而精密,从而引导僧人们灭绝一切尘世间的杂念,把自己的思想高度集中在佛全身各个细胞的冥思苦想中,使自己的精神进入虚幻的佛国世界。第三,把握材料的特点。宗教建筑是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宗教情感的物化形式,所以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的构造必须适应它所附着的物质材料及技术条件,同时必须尽可能的动用当时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与财力,使佛教建筑笼罩一种宗教气氛,融入一种人与神直接亲近的感彩。

佛教艺术其实是佛教思想、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而佛教建筑,特别是汉传佛教深受佛教文化及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是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发展变化的,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新文化的产生在中国艺术史乃至建筑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续高僧传(卷8)释僧范传[M].NO.2060:483.

[2] 梁思成.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M].北京:中国营造学社,1932.

[3] 汪小洋.中国佛教美术本土化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4] 黄春华,李静.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探析[D].华中建筑,2010.

作者简介:杜季月(198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文脉。

上一篇:新疆喀什维吾尔族花木箱制作工艺 下一篇:中国吉祥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