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时间:2022-08-14 11:50:48

让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摘 要: 如何让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情感、价值观交流的平台,让课堂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所帮助,是一线教师的梦想。而思想品德课中却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知行合一 课堂实效

在平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地循循善诱,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候精心设计的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深有感触,非常激动,但之后却无行动。为什么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呢?为什么学生心动了却没有行动?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心动后能行动起来呢?

“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完整的道德品质是知情行有机结合的整体,道德学习是知情行的整合学习。“知”和“情”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和“情”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必须达到知情行的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落实行动。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追因溯源,探求“没有行动”的成因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学生的任何行为必定有其成因,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行动”的现象应该也有它的成因。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之后“没有行动”,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没有触动学生“心动”的琴弦。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师生的情感无法有效沟通、交流、共鸣,情境的单调、说理的空洞,以致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无法激感、点燃情感火花,自然也就无法促进知、情、行的和谐统一。还有一些课堂活动层出不穷,看似热闹非凡,但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显然也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可见,要让学生“行动”,首先必须让学生“心动”。

(二)周围缺乏让学生“行动”的环境。

思想品德课教学一些反常情况也会让教师疑惑:教师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激动,畅所欲言,品德课折射出的道理让学生深为折服,心灵也深受感动,品德课中激扬的道理恨不得让学生马上去践行,但走出课堂,学生却无行动,一切如旧。

如:我在上《感恩亲情》这一内容时,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团长邹越“热爱父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热泪盈眶;让学生谈感恩父母时,许多学生更是泣不成声,课堂效果让我颇为得意,暗自窃喜,学生心底的那根情感的弦无疑已经拨动。但我自以为是的成功却被家长的反馈无情地击碎,原来学生“热爱父母、学会感恩”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在家里,随意顶撞父母、发脾气,对父母辛勤的操劳视而不见,他们依旧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原因出自哪里?为什么会如此?为弄清楚缘由,我特意对我校150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感恩亲情活动”情况调查表汇总(调查人数:150人)

从调查的结果发现,学生“心动”却不能“行动”的现象并非个别,缘由归结为:

1.不好意思“行动”。有的学生说:“上完课后,我知道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周围的同学都没这样做,我这样做感觉挺另类的。”也有学生说:“平时都没这样做,突然改变,挺不好意思的。”

2.没有机会“行动”。许多学生说:“上完课后,我挺有感触的,很想为父母做些什么?但父母总是说‘你好好学习就好了,这些事我会做’,不给我表达爱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我们的父母用自己这种所谓“爱的方式”一次次把学生的“行动”拒之门外,直到孩子们认为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3.不知怎样“行动”。一些学生说:“我也很想对父母表达我的感恩之情,不过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不知道怎样向父母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可见,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是有“行动”的意愿的,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心动”却不能“行动”,也就无法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

(三)学生缺乏坚持行动的恒心。

很多学生曾将思想品德课中学到的内容落实到行动中去,但是由于缺乏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没有继续坚持下去,半途而废。

有位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有一次我想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但是第一个菜就烧糊了,所以就放弃了。还有位学生说,在思想品德课中老师介绍了一些关于记忆的方法,我也曾尝试了一段时间,但是成绩没有明显的改善,所以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可见,诸多原因导致思想品德课的知情行难以真正和谐统一的现象出现,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及时调整,就势必影响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甚至会影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法律素养的形成。因此,针对原因制定解决的对策,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落实行动,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的当务之急。

二、对症寻方,探索解决的对策

要想真正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落实行动的问题,真正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实效,就必须针对上述原因,对症出招,找到解决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心动”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方式是以活动为载体,即通过学生的讨论、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呈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不是仅仅靠听课来学习,思想品德课也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课,而“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从中获取真切的感受和亲身体验。

如:我在上《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一课时,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做了一次“盲人闯关”的模拟体验:第一轮盲人独立穿过障碍的情景;第二轮盲人在别人的引领下穿过障碍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两次穿过障碍的心情,并让帮助引领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模拟体验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虽然是虚拟的情境,但由于材料都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真实可信,学生跟着角色体验,很快就感受到: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运的,而帮助别人同样有所收获,可以收获快乐、收获幸福。通过模拟体验,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犹如身临其境,体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获得真实感受,进而达到增进认识和培养情感的目的。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快乐传真”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想对某个同学表达的谢意写在爱心卡上。当把爱心卡上的内容说出来的时候,许多学生都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这一活动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也让学生学会了感恩,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从而升华了主题。

一位教育家说,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已失败。成功的道德教学,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感动”,是学生在生活中落实行动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加强实践,让学生的行为真正内化。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自身独特的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一种观念的形成,最重要的首先要在“心”的层面上受到影响。要达到这一点,根本的途径是实践。

如:在“感恩亲情活动调查”后,我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一次感恩亲情活动:(1)算一笔感恩帐。将自己一年的各项花费算个总帐,想一想父母的艰辛和奉献。(2)开展为父母做一顿饭、照一张相、说一句祝福的话、洗一次脚、做一些家务、捶一次背、买一件礼物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许多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都发出了“原来干家务活是这样辛苦”的感叹,一个学生在活动总结中写道:“妈妈,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您不曾有过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曾有过腰缠万贯的财富,您赶不上潮流,您甚至连电脑都不会用。但是您仍然是我最爱的人。您是我生命的创造者,是我人生的领路人。是我遇到风浪时平静的港湾,是我遇到挫折时的坚强后盾。千言万语说不尽儿女对您的感激之情。”可见,这次活动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爱意,也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要感恩父母。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在“心”的层面上有更深刻的体会,而且真正迈出了行动的第一步,在“心动”的同时在生活中“行动”起来。

(三)进行反馈和监督,让行动成为一种习惯。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而不仅仅是靠完成一项作业,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能完全实现,而是要通过点点滴滴、长此以往的生活实践把道德教育进行下去。

为了强化感恩行为,我又上了一节感恩亲情活动反馈与交流主题课,课前让学生做好寒假“感恩亲情活动”的总结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有一位女同学讲道:在寒假妈妈生病了,我和妹妹第一次学着做家务,虽然熬粥的时候差点把手烫到,洗碗洗衣服也让手指冻得发疼,但是为了让妈妈安心养病,我要像妈妈一样帮家务干好。在汇报结束后,经全体学生投票推荐产生了“感恩之星”。通过反馈活动,我对学生的感恩行为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树立身边的榜样,在强化、引领学生“感恩”行为的同时,也抑制了冷漠心态的形成,激发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了让感恩活动能成为一种持续性的行动,我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完成一项感恩亲情的活动(如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用一次行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等)。另外,为了争取家长支持与配合学校的感恩辅导,还要求家长指导孩子完成感恩实践行动,并在感恩实践卡上写评价意见,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和进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逐渐懂得了要感恩,学会了怎样去感恩,逐渐把感恩活动当成了一种习惯。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周末能主动做一些家务了,更体谅父母了,与家长的争执也变少了。

可见,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落实行动,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必须加强必要的反馈和监督。

三、在探索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日俱增,由最初的无动于衷到“心动”再到“行动”,学生也认为思想品德不再是一门形同虚设的课,而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有帮助的课。虽然没有做到全体的学生都能在生活中落实行动,但是比起以往的课堂,无疑是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看到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我的帮助下有所进步,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无疑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总之,只有“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让学生不仅“心动”而且“行动”,在生活中落实行动,才能真真正正地教会学生做人,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真真切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奥]阿尔弗雷德・阿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论职校学生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