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8-14 08:40:07

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对河南省七所本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180名新生和110位教师就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较为合理的建议和相应措施,进一步做好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衔接,帮助英语专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英语教学,更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专业教学 衔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相比,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仍待提高。然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既要注重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也要考虑到其阶段性和各阶段的衔接性,做到各个阶段过渡自然,衔接合理。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亦不例外。目前,虽然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大多都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新生不能适应该专业的英语教学,致使成绩提高不快,其主要原因是高中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处理的不好,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衔接的现状

从表1得出,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新生主要是不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方式、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现行的英语主干课程的教材等。在他们来看,自己的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而大学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灵活而乏味的;现行的英语主干课程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的水平层次是不相当的,缺乏趣味性、丰富性、时代感、实用性和科学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适应,说明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脱节。搞好这个衔接,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二、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在河南省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衔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我们在课堂中所观察到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在问卷中所声称的角色之间的差距。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87.9%)声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督促者。然而,访谈和课堂观察表明,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仍然传统教师角色。

2.我们在课堂中所观察到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在问卷中所声称的教学方法之间的差距。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66.7%)声称在课堂教学中自己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法,其次是“任务型”教学法(62.6%),这表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起教师们的关注。但访谈和课堂观察表明,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仅仅是一定程度上知道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却不能将之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3.我们在课堂中所观察到的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与教师在问卷中所声称的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虽然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91.9%)声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调整顺序,但访谈和课堂观察表明,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愿意这样来做,却不能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学生较低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大纲自主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密切相连的。通过调查,仅仅24.3%的大一英语专业学生常常用学习策略,这造成了68.8%的大一英语专业学生认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然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培训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不足。根据调查,仅仅少数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27.3%的英语专业教师竟然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进修培训。61.3%的英语专业教师表明,他们所参加的进修培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解决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大学英语专业教师方面

(1)对学生需求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需求分析是一个系列的、不断搜集信息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需求、爱好。然后,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来决定课程的安排(Graves,2005)。显而易见,学生是需求分析的重点对象。Davies和Pearse(2002)声称成功的教师通常将教学集中于学习者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Masuhara(1998)把学习者的需求分为三个小类:个人需求、学习需求和将来就业需求。其中,个人需求来源于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和文化水平;学习需求来源于指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以前的语言学习经历、知识与文化方面(现有水平与目标的差距)、技能与策略方面(现有水平与目标的差距)、学习目标和期望。将来就业需求来源于学习者将来就业对语言的要求、对语言知识的要求、对语言运用知识的要求和对第二语言综合能力的要求。

调查结果表明,需求分析对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衔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于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学生不能适应该专业的英语教学,这将有助于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讲,基于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可以得知: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而乏味;现行的英语主干课程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的水平层次是不相当的,缺乏趣味性、丰富性、时代感、实用性和科学性等。

(2)丰富和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

在第二语言课堂中,学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关系。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否定,相反,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担任重要的角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发挥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转变自己传统的角色,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仍然传统教师角色,他们不但忽视了教师本身的中介作用,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缓了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应。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社会变革速度不断加快和信息传递手段的完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学习者出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从单一的只是传授者转变为要承担多种角色的人,他“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事实性知识的获得上,而要放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形式上,放在获得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上”。因此,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管理教学,还是中介者的角色,是督促者、指导者、引导者和顾问,学生的学习要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创造他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拉塞克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中指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3)提高自主专业化发展

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自己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好老师而所作的努力(Bailey,CurtisNunan,2004)。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需要,即满足教师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需要,更是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即促进社会进步、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据前所述,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新生认为他们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灵活而乏味的;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仍然是传统教师角色;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仅仅是一定程度上知道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不能将之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师愿意使用调整顺序的方法,却不能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表明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尽快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衔接。

具体来说,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做到:爱岗敬业爱学生;加强自身发展意识;坚持反思性教学;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时刻表;将“教师是研究者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学从业人员;养成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2.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方面

一方面,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来自于他们的知识建构,而不是来自于他们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师只能帮助他们参与知识的建构,但绝对不能代替学生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要把学生看成具有极强主体性的人,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有选择的主动的学习。如建构主义教育学家格拉赛费尔德(Glaserfeld)(1995)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利。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应尽一切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自己尽可能快地适应大学英语专业教学。

3.大学和其他教育部门方面

为了英语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得以提高,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尽快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衔接,对于大学和其他教育部门而言,他们应该做到:重视英语专业教师的职前教育;增加教师工资,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创建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适当减轻教师负担,以便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师发展和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交流;拓宽与教师对话及交流的途径;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宣传力度。

总之,只要各方共同努力,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衔接是完全可以进一步做好的。进一步做好的衔接必将帮助英语专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英语教学,更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Bailey,K.M.,Curtis,A.,& Nunan,D.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Self as Source.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Davies,P.,&Pearse,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Graves,K.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A Guide for Teacher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Masuhara,H. What do teachers really want from coursebooks.In Tomlinson,B.(ed.),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Von Glasersfeld,E.Radical Constructivism.London: Falmer.

[6]Williams, M.,&Burden,R.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周蕴石.终身教育.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的作用 下一篇: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思维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