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

时间:2022-08-14 06:55:00

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

摘 要: 本文研究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翻译记忆系统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兴未艾,日益成为职业翻译者的必备工具之一,因此将翻译记忆技术引入到现有的翻译教学正当其时。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翻译记忆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整合:第一是教学内容,探讨需要向现有翻译教学中增加的翻译记忆技术的内容;第二是教学方法,探讨引入翻译记忆技术的内容之后对现有翻译教学方法的若干影响。通过本文的研讨,希望可以为翻译记忆技术在中国的普及有所助益。

关键词: 翻译记忆技术 翻译教学 整合

1.概述

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正如王克非(2004)先生所言:“在语料、网络日益发达和完善的今天,我们的口笔译教学和培训,将不可避免地使用新的工具和技术,谁先迈出一步,谁就占据前沿,谁就能够获得创新的资源。”翻译记忆技术,作为主要的翻译技术之一,日益受到翻译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日益成为职业翻译者必备的工具之一。因此将翻译记忆技术引入现有的翻译教学正当其时。

翻译记忆技术(translation memory)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它将原文和已经翻译和审阅好的译文平行地存储起来;如果新的翻译任务中出现存储的原文或原文片段,翻译者可以检索并利用存储的译文或译文片段辅助新的翻译工作。翻译记忆工具是翻译记忆软件系统的核心组件,除了翻译记忆这一核心组件以外,市场上出售的翻译记忆系统通常还包括一些辅助的组件,常见的辅助组件有术语管理工具、对齐工具。本文主要探讨这种由翻译记忆工具及相关辅助组件组成的翻译记忆系统的教学。

2.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教学内容指引

翻译记忆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翻译记忆系统的选用、翻译记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翻译记忆系统的操作流程。

2.1翻译记忆系统的选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翻译记忆系统丰富多样,从使用授权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类: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主要的翻译记忆系统包括Trados,雅信,SDLX,Déjà Vu,Wordfast,Star Transit,OmegaT,Heartsome,Logoport,IBM Translation Manager,Alchemy Catalyst,PASSOLO,LocStudio和Helium。以上所列软件多数为国外软件公司开发的商业软件。

从翻译记忆技术教学的角度看,要求学生学习所有这些翻译记忆系统的使用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我们从这些产品中选择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来学习,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做到触类旁通。Trados是翻译记忆系统中的领导者,而且其它翻译记忆系统一般也以某种形式提供Trados的主要功能,因此建议学习Trados翻译记忆系统。

2.2翻译记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翻译记忆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把以前翻译过的文本存储起来以便将来翻译新的文本时再次使用。使用翻译记忆系统可以确保同一句话不需要翻译两遍。翻译记忆系统的第一个基本概念是切分(segmentation)。翻译记忆系统打开源语文本时首先自动将源语文本切分为一个一个的词块,这些词块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句段。一个句段通常与文本中的一句或者与句相当的结构(如标题、列表中的一项、表格中一个单元格中的文字)对应。第二个基本概念是对齐( alignment)。翻译记忆系统将源语文本切分之后就可以将源语文本中的一个字段与对应的目的语文本中的一个字段对齐。对齐是指把源语文本中的字段与对应目的语文本中的字段匹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翻译记忆单元(translation unit)。整个翻译记忆库中信息的组织和存储就是由一个一个的翻译记忆单元组成的。第三个基本概念是从翻译记忆库中检索信息(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of a translation memory)。翻译者使用翻译记忆系统打开一篇待翻译的源语文本时,翻译记忆系统自动将源语文本切分成一个一个的句段。翻译源语文本中的一个句段时,翻译记忆系统会把这个句段和翻译记忆库中的所有句段作比较。比较的基准是句段中字符串的匹配程度,即句段中字符串的相似程度。如果找到匹配的句段,翻译记忆系统会将找到的翻译记忆单元显示出来供翻译者取舍或修改。检索时匹配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完全匹配、模糊匹配、子句段匹配和术语匹配。使用翻译记忆系统有三个主要的好处。第一是同样的一句话不需要翻译两遍;第二是保持整篇译文中术语使用的一致性;第三是保持源语文本的格式与目的语文本的格式相同。

2.3翻译记忆系统的操作流程

美国学者Melby将使用翻译记忆系统的操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翻译前、翻译中和翻译后。翻译前阶段是翻译项目的准备阶段,可能包含下列任务:文件结构管理、翻译风格指南、字数统计、项目分析、准备翻译记忆库、对齐、切分、特殊标签处理、预翻译、机器翻译、术语调查、准备术语库、设置软件、源语文本翻译测试、准备分发给公司外部翻译者翻译的源语文本包、参考资料搜集、译者培训。翻译中阶段是翻译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下列任务:设置翻译记忆工具、打开待翻译的源语文本、从翻译记忆中检索句段、翻译完一个句段之后更新翻译记忆库、查找术语、翻译完一个句段后向术语库添加术语、使用索引搜索(concordance search)查找句子片段。翻译后阶段是翻译的审阅阶段,也是保证翻译质量的阶段,主要包括下列任务:内部质量保证、准备交付的译文、外部质量保证。

3.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教学方法指引

翻译记忆技术教学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不同的教师和学校往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翻译记忆技术的教学。有的将翻译记忆技术教学作为现有翻译教学中的一个选修模块;有的将翻译记忆技术教学作为现有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必修模块;有的将翻译记忆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还有的将翻译记忆技术的内容细化分解作为若干门独立的课程讲授。国内外均有院校开设了翻译记忆技术专业。考虑到中国国内翻译教学的现状,本文认为宜将翻译记忆技术作为现有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必修模块,将翻译记忆技术系统地整合到现有翻译教学之中。

3.1教学重心

史宗玲(2006)提出翻译记忆技术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翻译记忆工具教翻译,一种是教翻译记忆工具的使用技巧。史宗玲的这一区分有助于我们确定翻译记忆技术教学的重心,有助于我们把翻译记忆技术教学与现有的翻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考虑到翻译记忆系统使用的复杂性,在翻译记忆技术教学的开始阶段,应该以教翻译记忆工具的使用技巧为主。随着学生逐渐掌握翻译记忆工具的基本操作之后,教学重点应该逐渐转向使用翻译记忆工具教翻译。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翻译记忆技术教学与现有翻译教学之间的无缝整合。

3.2任务教学法

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宜采用任务教学法。如果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是空的或者其中的翻译记忆单元和术语较少,则无法体现使用翻译记忆技术的优越性,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翻译记忆技术的优越性。因此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中的翻译任务需求精心设计,翻译教师需要准备与翻译任务相关的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翻译任务应该与真实的翻译工作状况尽可能地相似,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无需培训立刻适应工作岗位。

我们还需要考虑翻译任务教学法的实施。第一步,翻译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解释翻译任务,并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第二步,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如何完成翻译任务。第三步,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翻译任务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原理,让学生获得理性知识,知其所以然。第四步,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操作中可能的意外状况及其修正措施。第五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巩固所学的操作和知识。

参考文献:

[1]Melby,A.K.Eight types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Retrieved March 22,2008,from http://www.省略/technology/8types.pdf.1998.

[2]史宗玲.翻译记忆教学:个案研究[J].英语教学期刊,2006,30(4):47-68.

[3]王克非等.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王涛,鹿鹏.翻译技术的理念与分类[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1):20-23.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0年度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上一篇:A-not-A疑问句中“到底”的句法位置 下一篇: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