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t-A疑问句中“到底”的句法位置

时间:2022-10-03 06:07:45

A-not-A疑问句中“到底”的句法位置

摘 要: 本文以表示“追究/质询”义的语气副词“到底”为出发点,探讨其在a-not-a疑问句中的句法位置,发现其句法分布具有相对自由性。通过分析A-not-A疑问句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对“到底”在该句式中的句法分布重新分类,分析其句法语义属性,探寻影响其句法分布的理论机制,发现“到底”在A-not-A疑问句中有两种类型。在句法上,受到岛限制条件(island constraint)、成分统制(C-command)和并移(piped-pipping)的影响。基于此,当“到底”位于A-not-A疑问句的句首位置时,其句法辖域为TP;当其位于主语后时,句法辖域为T’。

关键词: A-not-A疑问句 副词 “到底” 句法分布

一、引言

汉语疑问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附加疑问句;(2)是非疑问句;(3)特殊疑问句。此外,还有一种形式特殊的疑问句:A-not-A疑问句。例如:

(1)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尽管句(1)的逻辑解读同是非疑问句一样,但是一般认为A-not-A疑问句属于一种特殊的附加问句。A-not-A疑问句与是非问句有如下两点不同。

在语义上,是非问句要求被提问者就某一命题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要求听者就提问者给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情况作出选择(Huang,2008)。

在语用上,是非问句有时可以体现言者的态度或主观倾向,而A-not-A问句在语用上是完全中立的态度,言者对于答案没有个人倾向性。

另一点不同体现在,“难道”可以用于是非问句,而“到底”只能出现在A-not-A和特殊疑问句中,不能用于是非问句(Huang 2008)。

(2)a.你到底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b.*你难道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3)a.你难道没读过这本书吗?

b.*你到底没读过这本书吗?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到底”在A-not-A疑问句式中的句法分布,考察其句法语义属性,探寻影响其句法分布的理论机制。

二、“到底”在A-not-A问句中的句法分布

1.“到底”的三种句法分布

据Huang(2008:29)的研究,A-not-A疑问句来源于[VP(not)VP]结构。在此结构中有两个并列的动词短语,中间由否定副词“不”或“没”连接。当“到底”与A-not-A结构共现时例句如下:

(4)a.你去不去看电影?

b.到底[你[去不去]看电影]?

c.你到底[[去不去]看电影]]?

d.*你[去不去]到底[看电影]?

e.[看电影],你到底[去不去]?

f.[[去不去]看电影],你到底?

g.*[去不去],你到底[看电影]?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到底在A-not-A疑问句中有相对自由的句法分布位置。例(4a)是基本句式,其后的句子都附加了副词“到底”。例(4b)中“到底”位于句首。例(4c)中“到底”被置于[A-not-A]成分之前。而在例(4d)“到底”出现在[A-not-A]成分后并动词词组前,从而使句子不被接受。例(4e)来源于例(4c),只是把“看电影”这个动词词组作为语言焦点提前至句首(袁,2003)。例(4f)则是把“去不去看电影”这个更大一级的语言成分作为信息焦点至于句首。例(4g)仍然来自利(4c),只是把“去不去”这个[A-not-A]成分至于句首,而导致句子不能被接受。

由此,我们注意到A-not-A的基本形式就是[VP-(not)-VP]①结构。根据“到底”在例(4b)-(4g)中的句法分布,很容易总结如下分布类型:

(i)“到底”>[A-not-A](“>”意思是“在……之前”):句子符合语法,如例(4b),(4c)和(4e)。

(ii)[A-not-A]>“到底”:句子不合语法,如例(4d).

(iii)信息焦点[A-not-A]>“到底”:(4f)符合语法而(4g)不合语法。

那么导致这三种不同类型句法分布的理论动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句子符合语法而有些句子则不被接受呢?

2.类型一句法分析

从类型(i)和(ii)可以看出,但“到底”出现在[A-not-A]成分之前时句子符合语法。也就是说,副词“到底”必须成分统治[A-not-A]成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当“到底”与[A-not-A]成分共现时,到底必须成分统治[A-not-A]成分才能使句子符合语法。以例(4b)句的树形图(5)为例:你到底去不去看电影?

(5)

动词“看”首先与DP(限定词词组)合并,构成高一级节点VP。VP继续与表示疑问特征的[A-not-A]合并,直到与TP的指示语合并(不涵盖无关操作过程)。最后“到底”附加在TP上,句子生成过程完成。副词到底成分统治[A-not-A]疑问成分,由此使句子可被接受。

3.类型二句法分析

现在我们看第二种类型。以例(4d)句的树形图(6)为例。

(6)*

树形图(6)清晰地展示了副词“到底”和[A-not-A]疑问成分的结构关系。动词“看”首先与DP“电影”合并,生成高一级的VP。然后继续与TP的指示语“你”合并(无关操作已忽略)生成句子(4d)。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疑问成分[A-not-A]位于副词“到底”的高一个节点。也就是说,疑问成分[A-not-A]仍然成分统治副词“到底”,而不是“到底”成分统治疑问成分[A-not-A]。

4.类型三句法分析

第三种类型中由于信息焦点提前,使得A-not-A疑问句具有了特殊形式。当句中的某一成分提到句首位置时,那它一定具有某种语用功能。当句中某一成分提到句首位置时,它就具有了信息焦点功能。句中的任何短语都可以成为信息焦点。

那我们就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例(4e)符合语法。[看电影],你到底[去不去]?这句话中就包含信息焦点现象。尽管“看电影”被作为信息焦点提前至句首位置,但句中“到底”依然成分统治[A-not-A]疑问成分。Huang(2008)指出A-not-A疑问句受完全的岛限制②,但它仅局限于A-not-A疑问句作为嵌入句时,在此并不适用。

根据信息焦点理论,句中的任何成分,不论是主语还是宾语甚至是谓语,都可以被焦点化(袁,2003)。由此,例(4b)可被接受,原因如下:

(1)到底依然成分统治[A-not-A]疑问成分。这是最重要的。

(2)动词词组VP[看电影]作为焦点移至句首并不违反焦点原则。

而例(4f)之所以符合语法则,是因为它包含了例外一种句法操作,称为并移(pied-piping)③。当疑问成分[A-not-A]移位至句首时,它必须与它其后紧跟的成分VP[看电影]一起移。例(4f)之所以符合语法,就是因为其表层结构来源于它的逻辑层面(LF),而这一过程要通过一定的句法操作完成,如并移、隐性移位等。例(4f)的逻辑表达式见(7):

(7)[去不去][看电影]],你到底tt.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汉语普通话中疑问词是没有明显移位的,而只有逻辑层面的隐性移位。因此,在(7)中,谓语结构[看电影]从其基础结构的原始位置移出,并在原位留下语迹。然后,疑问特征[A-not-A]在LF层面隐性移位,形成了句子最终的表层结构。在LF层面,附加语“到底”仍成分统制疑问成分[A-not-A],句法操作并移再作用于其上。所以,例(4f)是合乎语法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最后,我们分析例(4g),它代表了A-not-A疑问句的第三种类型。

(4g)*[去不去],你到底[看电影]?

疑问成分[A-not-A]隐性移位,但前提是句子焦点[看电影]并没有移至句首,即,并移的句法操作没有完成。没有并移的激发,疑问成分[去不去]在LF层面上也就不可能有隐性的移位。因此,句(4g)是不合语法的。

三、A-not-A疑问句中“到底”的句法辖域

综上所述,附加语“到底”必须成分统制疑问成分[A-not-A]。在A-not-A疑问句中,“到底”有两个句法位置。其一位于句首;其二位于主语后。我们首先探讨位于A-not-A疑问句句首的“到底”的句法辖域。

(8)到底你喜欢不喜欢张三?

附加语“到底”出现在了句首,其后紧跟一个A-not-A疑问句。此疑问句要求听话人就命题“你喜欢张三”作出情感态度上的表达。根据普遍语法UG,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到底”的句法辖域是TP。树形图(9)清晰地阐明了这一点。

例(8)的生成过程如下:V喜欢首先和DP张三合并,形成VP[喜欢张三]。在VP之上,根据附加投射不改变原有投射性质的规定,疑问特征Q附加在VP上,形成上层VP。此时该疑问特征取正值[+A-not-A]。忽略掉无关细节后,该VP与[Spec TP]位置上的DP你合并,形成疑问句[你喜欢不喜欢张三]。此时,附加语“到底”附加在TP上,推导过程结束。这证明了,位于A-not-A句首位置的“到底”的句法辖域是TP。下面考察紧跟在主语之后的“到底”的句法辖域。

(10)你到底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附加语“到底”紧跟在主语之后,且其后就是疑问成分[A-not-A]。说话人仍然要求听话人作出回答,以解释说话人的怀疑。根据普遍语法UG,我们断言,A-not-A疑问句中的附加语“到底”的句法辖域是T’,将该疑问句的主语排除在外。

证据来自语言事实。动词“知道”与其补足语“这件事”合并,形成VP。VP继续与疑问特征Q合并,形成上层VP,此时Q取正值[+A-not-A]。该VP继续与功能中心与T合并,形成T’。此时,附加语“到底”附加在T’上,形成TP的最大投射(m-projection)。附加理论再次发生作用:附加成分不改变原有投射的性质。最后,DP与TP合并。例(10)的推导完成。因此,根据普遍语法UG,在A-not-A疑问句中位于主语后附加语“到底”的句法辖域为T’。

四、结语

副词“到底”在A-not-A疑问句中的句法分布具有相对自由性。在句法上,只有两种类型的“到底”的位置是合乎语法的。其句法位置的不同,在理论机制上,受到岛限制条件、成分统制原则和并移操作的限制。因此,“到底”在A-not-A疑问句中,有两种句法辖域:当“到底”位于A-not-A疑问句的句首位置时,其句法辖域为TP;当其位于主语后时,句法辖域为T’。

注释:

①这是[A-not-A]疑问句的经典类型。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些亚类型,比如:VP-not-V,V-not-VP等。详细资料请看Huang(1988,1991,and 2008),McCawley(1994),朱(1991)。

②在句法学上,岛就是不允许其中有任何移位的一个辖域。最早提出岛概念的是Ross(1967)。

③并移指的是某一成分移位时,拖带其他成分一起完成移位的句法操作。更多细节见Radford(2000)及其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1]Huang,C.T.James.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J].Language 64.1988.

[2]Huang,C.T.James.Modularity and Chinese A-not-A Questions [A].In C.Georgopoulos and R. Ishihara (eds.),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Linguistics:Essays in Honor of Yuki Kuroda[C],305-332,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3]Huang,C.T.James,Y.H.Audrey Li and Yafei Li.The Syntax of Chine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29.

[4]McCawley,J.D.Remarks on the syntax of Mandarin yes-no questions[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1994.3:179-194.

[5]Radford,Andrew.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Ross,John R.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D].Doctoral dissertation,MIT.1967.

[7]袁毓林(Yuan Yulin).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3,(4).

[8]熙(Zhu Dexi).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321-332.

本文系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副词附加语的句法和语义”(XJ20096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整合翻译记忆技术的翻译教学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