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剧的传播特征

时间:2022-08-14 05:54:04

电视栏目剧的传播特征

[摘 要]电视栏目剧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式,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电视栏目和电视剧有机结合,具有电视语言方言化和演员草根化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有其它节目不具备的优势。

[关键词]电视栏目剧;故事化;本土化;方言

电视栏目剧是近年来很多电视台纷纷开播的一种特殊的节目形式,它是电视栏目与电视剧的有机结合体,既具有栏目的特点,又兼具有电视剧的优势。自从1994年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开播,电视栏目剧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坚持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已经成为一种被观众广泛认可、接受的节目样式,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率。电视栏目剧的出现,填补了电视栏目与电视剧相结合的空白:一是填补了缺乏短篇电视剧的空白,一般电视剧长度都在三十集左右,有的甚至更长,看电视剧几乎成了时间不宽裕观众的奢望,电视栏目剧的出现,短时间(一般是半小时左右)就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二是填补了电视剧不见本地声音的空白,电视剧往往是杜撰的故事,几乎看不到本地的消息,电视栏目剧则可以以本地发生的事件为依据,讲述观众身边的故事。

一、故事化使得电视栏目剧传播具有竞争力

1994年《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亮相,把中国的电视推进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代,“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讲故事的先例,从此开始,电视节目讲故事就成了各级电视媒体制作节目的“法宝”, 电视栏目剧也不例外,讲好故事也就成了电视栏目剧强有力的竞争力。

真实性既是电视栏目剧最大的卖点,又是当前电视传播的一大趋势。电视栏目剧多产生在地面频道,地面频道与央视或者省级卫视相比,接近性是最大的优势,“接地气”的表现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当地强大的民生新闻做素材,经过加工和润色,创作出属于本地观众自己的电视栏目剧,牢牢地把握本土的市场份额。当然,无论是创作剧还是民生剧,为了追求观众的认同,也为了区别于引进的电视剧,取材都不能脱离最真实的生活。德国作家本雅明认为最为故事的源头,讲故事的人所讲述的是“取自经验——亲自或者别人转述的经验”。取材的真实性决定了观众看的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容易产生共鸣,观众很容易就融入到电视栏目剧的剧情当中,在收看电视栏目剧的同时体会生活的真谛。

现有电视栏目剧多数为周播,也有相当数量的电视台选择日播,这是电视栏目剧节目向品牌化、规模化迈进的表现之一,但是在创作过程中,选题的枯竭是节目遇到的最大的问题。选题是所有电视台创作电视栏目剧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选题成为从创办电视栏目剧开始就一直困扰编导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新近发生的民生新闻就成了选题的首选,又因为电视栏目剧制作周期短,也充分地显示出电视栏目剧的时效性。例如,马加爵被捕后,以这个震惊全国的案件为选题的电视栏目剧几天后便呈现在湖南经视的《故事会》,西安电视台的《狼人虎居》将“宝马案”几天后改编成节目播出。电视栏目剧紧跟新闻热点推出节目,虽然难度很大,无论是剧本创作,场景选择、现场拍摄还是后期制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高付出换回的高回报是超乎编导预期的,收视率平均上涨30%左右,比硬生生的“编辑”剧本效果更好,更有讲述邻家故事的感觉。电视栏目剧也正是因为结合了电视新闻和故事的双重优势,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本土化使得电视栏目剧传播牢牢占据本地市场

电视栏目剧多产生在地方台,巧打本土牌是实施错位竞争有力的方式。电视剧清一色的普通话,几乎听不到方言,与电视剧相比,电视栏目剧的故事多为本地发生,如果能用本地方言来演绎,效果定会非同凡响。赵本山、宋丹丹、郭达等东北笑星用东北话表演的小品,内容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语言表达是用东北话,让观众很容易接受,并广泛传播。电视栏目剧也是同样道理,方言的运用,使电视栏目剧更容易受当地观众的亲睐,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黑龙江电视台《开拍啦》、广东电视台《外来媳妇本地郎》等都是用当地方言演绎,效果很好。鲁迅曾说过:“方言土语里,有些意味深长的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作家周立波在《方言问题》中指出,“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泼的,适宜表现生活的地方性土话,我们的创作就不会精彩。”当观众看腻了通篇普通话电视剧的时候,方言版的电视栏目剧定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草根性是电视栏目剧演员选择的一大特点。选用当地的演员,特别是非专业演员,让观众参与到电视栏目剧的拍摄中,降低了电视栏目的门槛,电视观众第一次拥有自己做节目的体验。体验是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凡是参与拍摄的观众,一定会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讲述拍摄过程中的新奇事,邀请他们收看自己拍摄的电视栏目剧,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审美上的期待的心理。电视栏目剧广泛征集来自群众的剧本,招募群众演员表演,反映群众身边的故事,让参与的普通观众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身影,拉近了观众和电视的距离。我们平时所说的“离观众近些,再近些”,真正的含义不是地理距离的问题,而是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的问题,情感距离上如果地方电视台比中央台要远,观众自然就放弃了你。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另一方面还节约了人力成本,使电视栏目剧的制作成本降低,使电视栏目剧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9,46-70.

[2]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武汉: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1,12-24.

[3]王成刚. 栏目剧的区域化与本土化研

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7月第27卷第4期,80-83.

[4]李三强. 电视栏目剧的传播价值与审

美特性.声屏世界,2006年11期, 37-39.

[5] 蒋恺. 电视栏目剧生存与发展之路.中

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3期, 45-46.

上一篇:如何提高计价秤传感器的准确度 下一篇:二维码在电视媒体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