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与细微服务

时间:2022-08-14 02:26:42

社区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与细微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21-01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安全因素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对涉及社区门诊输液室法律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主动防范纠纷的发生及对策。结果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法律、安全与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完善各环节的工作,做到人性化护理,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阶段。结论 针对社区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法律问题与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在工作中融入细微服务理念,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门诊输液 护理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门诊病人就医数量日益增多,多见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更因为其离家近,就医方便,药品诊疗价格实惠,医疗保险可报销等方面受到市民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我院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来自社区和总院相关科室,涉及面广,流动性大。门诊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各种不安全因素,如导致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仅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引发各种矛盾与纠纷。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旨在改进工作。

1 社区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法律问题

1.1 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未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而造成患者人身伤害。未能正确执行医嘱,错抄医嘱,遇到疑难问题不请示,不报告,实施错误的护理措施。[1]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使用了过期失效及违禁药品。[2]护理工作失误,对输液患者的异常病情观察不细致,防范措施不到位,或因护理不周,未及时巡视,患者病情变化或恶化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失去抢救时机。

1.2 护士岗位职责未落到实处。部分社区护士对工作缺乏责任感,例如;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不按医嘱准确调节滴数,凭经验估计滴数填在输液卡上,或更换液体后,任按上瓶液体滴数填写,并且在输液操作前未按规范对患者做好宣教,告诫患者不可以随意调节滴数。

2 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输液环境方面:目前输液以老年慢性病人居多,其抵抗力相对低下。而输液环境未采用按病种分室补液,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高热等补液病人挤于一时,易引起交叉感染。

2.2 药物因素:已有,或添加新药配伍禁忌无表查对,容易造成药物之间不良反应,产生不良后果。

2.3 患者因素:社区门诊以老年病人居多,老年病人常因耳朵失聪或反应迟钝,在输液过程中常出现叫张三的名字却李四答应,或叫其名字而不答应现象,还有上厕所无家属陪同,存在跌倒的危险。加之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健康宣教不重视,擅自调快输液滴数,造成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

2.4 护士操作技术存在问题

2.4.1 加药与加药针头:护士习惯使用较粗针头加药,空气中异物或切割安瓿的玻璃屑可通过加药过程进入输液内。

2.4.2 止血带曾有医院对静脉穿刺用的止血带进行细菌培养,调查表明,止血带携带病菌数量是惊人的,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然而,很多社区输液室很难保证一人一带。

2.4.3 护士手的污染:护士双手在治疗操作中与病人频繁、广泛直接接触,工作中既接触无菌物品又接触污染物,手上带有很多细菌,若无消毒观念,即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患者带来感染的威胁。这个问题在社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2.4.4 室内空气污染:空气中微粒及病原体通过输液器的进气孔造成药液污染。有的社区护士为了方便更换液体,不进行严格消毒,造成药液污染引发医疗安全事故。

3 安全管理对策

3.1 强化法律意识,建立护理安全教育制度:社区护士长积极组织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倡导“慎独”精神,强化职业责任感,避免医疗纠纷。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护士风险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护士树立患者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尊重和维护权益的同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2 改善输液环境:保持环境卫生清洁,降低室内细菌被污染的可能性,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每日定时室内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打扫地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流动。每日用消毒拖把拖地1~2次,每日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拭工作台。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做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1 000小时,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监测,以监测空气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加强输液环节管理

3.3.1 加强学习,掌握配伍禁忌:目前新药种类繁多,且存在一药多名现象。另外一些中成药组方复杂易发生配伍反应,及时对新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配伍动态,避免盲目配伍尤为重要。加强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如滴管内出现变浊、浑浊,应立即夹管停止输液,立即更换输液管及液体坦诚地向患者作解释,并告知患者出现配伍反应药物未进入人体,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理解,避免矛盾的发生。

3.3.2 规范输液流程:静脉穿刺用的止血带必须保证一人一带,用一次性用品前认真检查,防止过期、不合格、监测破裂及污染等,保证一用一换,不得重复使用。

规范加药操作 加药时进针角度要正确,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瓶塞呈75°轻轻刺入,缓缓注入药液,避免重复多次穿刺瓶塞,防止药液瓶内不溶微粒污染。

切断传播途径: 护士在进行操作或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部清洁,用肥皂水揉搓双手、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时间不少于10秒,用流动水冲净并用消毒液擦手及修剪指甲等,不定期进行手部细菌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3.3.3 重点对象特殊处理:对病情较重、老年病人有限注射,没有陪护的老年病人如厕不变时护士陪同前往,避免跌倒,输液滑脱等意外的发生。

4 做好细微服务

当输液病人及其家属进入输液大厅时,护士要主动迎上前去关切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现在感觉如何”?向初次来输液的病人及家属介绍输液环境、输液所需的手续,茶水桶的位置、卫生间的方位。护士要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自然,中等语速,耐心地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使护患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经常巡视,不但要注重输液速度的调节,还要注重穿刺处有无肿胀、渗漏等,主动询问穿刺处痛不痛,肢置是否放置舒适等,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输液常识,消除病人因担心液体走空,空气会进人体内而引起的恐惧心理,及时更换输液,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认真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输液结束后拨针时,护士动作要轻柔,并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原理、方法、时间,温馨的提醒病人:“拔针后顺血管方向按压5分钟,无揉动”等

5 结论

由于门诊输液中存在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加强了输液环节的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加强了服务意识及优质护理理念,杜绝了差错,保证了医疗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全面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尽职尽责为病人早日康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62-166.

[2] 刘文鑫、王士锋、刘家栋。医疗事故认定、医疗纠纷处理相关法律法案评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9-27

[3] 程宇。加强门急诊输液存在问题及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3);56-57.

作者单位:621100 三台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体会 下一篇: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