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时间:2022-08-14 12:09:38

浅谈国际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摘要】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过百年的发展都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农村合作金融系统进行着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维系着整个系统的健康运作,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村合作金融在管理体制上呈现出多样性、各具特色。但就核心内容来看,根据管理层次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不同模式划分为几类。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管理;合作金融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123-1.5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类: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单一银行多级法人的合作银行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复合、上虚下实的信用合作体系,以法国为代表的官民结合上官下民型的信用合作体系。

一、单一银行多级法人的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采取这种体制,其中以德国荷兰奥地利瑞士等为代表。这种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基层中间层和最高层的合作金融机构均为独立法人,每个层次之间是通过经济杠杆调节的合作关系,下级机构向上级机构持股,上级机构通过对下级机构提供融资信息培训结算等服务,实行对下级机构的指导。下面以德国为例介绍分析。

组织管理体系。德国的合作金融是在城市信用合作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系统,在组织体系上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信用合作社;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第三层次是中央合作银行。

基层信用合作社:德国基层的信用合作社目前仍保留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和舒尔茨城市信用合作社两个部分。虽然这两部分业务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为农业生产服务,社员主要是农民;后者侧重于为商业和小型工业服务,社员主要是城市中的小工商业者。

地区性合作银行:它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基层信用合作社提供存放闲置资金的场所,和充当基层信用合作社融通资金的中介;二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处理来自基层信用合作社的地区内结算业务;三是支持基层信用社开展证券业务和国际业务,包括投资咨询证券保管及对外业务咨询等;四是对超越基层信用合作范围的地方客户和地区级大公司提供服务。

中央合作银行:银行总部设在著名国际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中央合作银行是德国地区合作银行资金融通的中介和信用合作,结算体系中的管辖行为地区合作金融乃至整个德国信用合作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德国合作金融体系内各层次均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法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系与政府及央行的关系等方面。

体系内各级法人间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下至上逐级持股,即基层信用合作社持有的地区合作银行的股份,是地区合作银行的股东社员。地区合作银行持有中央合作银行的股份,是中央合作银行的股东社员,但中央合作银行的股份不是全部归地区合作银行持有,除地区合作银行持有的股份外,还有企业及其他实业部门的股份及政府的股份。二是从下至上上存资金,自上至下融通资金,基层信用合作社吸收的存款70%要上存到地区合作银行,地区合作银行再将4%上存到中央合作银行;基层信用社的多余资金可以上存,但一般不将所有多余资金都上存,而是将其中一部分购买债券在融通资金方面。三是从上而下逐级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包括审计、融资、结算、培训、咨询等。审计是全方位的中央银行的审计部门负责对地区合作银行和中央合作银行的国际业务部门,全资附属公司进行审计。培训方面,地区合作银行和中央合作银行都建有培训基地,或学院分别对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咨询主要是对下属机构不熟悉的业务开展。

信用合作体系与中央银行和政府关系。德国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部门,信用合作体系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一是跨系统的异地结算要通过联邦银行的结算才能完成,二是信用合作系统由各级法人向中央银行缴存准备金,三是参与政府债券发行,四是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再贴现回购等。

信用合作体系与政府的关系,在德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由政府的联邦金融办公室而不是由中央银行负责,因此信用合作系统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被监管和监管的关系。一方面联邦金融监管办公室从总体上监督中央合作银行和地区合作银行的业务是否直接支持基层,信用社业务定期派人检查同时监管办公室派出特派员监督中央合作银行的经营是否合法;另一方面对各层次合作银行经营安全性通过设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监督。

二、多元复合上虚下实的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各地区合作银行和信用社是独立法人实体依法经营金融业务,但其上级主管机关是纯管理或服务型机构不经营金融业务。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加拿大、丹麦等。下面以美国为例说明。

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由联邦土地银行系统、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和合作银行三个独立系统共同组成的农业信贷合作体系;二是由基层储蓄互助社州协会联邦联合会组成的合作金融体系。我们着重介绍第一个系统,我们也称之为农村信用合作系统。

组织体系:美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包括三个大的系统:即联邦土地银行系统,联邦中期信用系统和合作银行系统。联邦土地银行系统是由十二个区的联邦土地银行及其下属的合作社组成,合作社成员主要是愿意向联邦土地银行借贷的农场主。联邦土地银行只办理长期不动产贷款并通过贷款吸纳合作社社员,具体办法是由需要贷款的农场主向合作社提出申请,经合作社审查同意后在申请书上签署以示负责,而后由借款人持合作社签署的申请书向联邦土地银行借款。这一系统可以认为是逐级所有的关系,合作社为全体借款人所有,联邦土地银行为全体合作社所有。

联邦中期信用系统该系统由美国政府为适应农民中短期贷款的要求,于1923年设立的12家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及其下属的生产信用合作社组成。联邦中期信用银行不直接对农民办理贷款,也不经营其他对个人的银行业务,而只对生产信用合作社发放贷款,而后由农业生产信用合作社直接发放给农户,生产信用合作社经营的主要是农场主的短期贷款业务。

合作银行系统该系统主要对合作社所需设备补充营运资金及购买商品等提供贷款支持,在初期阶段全美共有十二家合作银行,每个地区一家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50年代中期在金融业的合并浪潮中,这些地区的合作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央合作银行,直接对业务范围超过一区以上的大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在所有关系上通过渐次出售政府持有的股权,最初由政府所有的合作银行,最后变成了由农民所有。

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美国农村信用合作体系与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与农业信用管理局的关系。这是因为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联邦储备系统虽然行使着中央银行的职责,但它主要负责银行业,而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则由农业信用理局负责。监管农业信用管理局既是政府监管农村合作金融的部门,又担当着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央银行的角色。政府兼具中央银行身份,对信用合作系统是监管和服务关系。

与此同时,农业信用合作系统及互助储蓄系统在地区和全国一级都建有协会,负责代表信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争取在国会寻求立法支持,向社会公众普及合作金融知识,开展合作金融教育活动等。经费一般由基层信用社交纳会费解决,有些协会通过兴办服务实体,如举办刊物等解决一部分经费。

三、官民结合上官下民的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这种体系的特点是信用合作组织的最高层是官方行政机构,而中间层和基层组织则是民间信贷合作组织。法国是这种体系的代表。

组织管理体系。法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中间层是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最高层为国家农业信贷银行。

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这是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体系的最基层组织,也是信用合作特征保持得最完善的一级机构,农民是基层银行的基本成员。基层银行初建时由社员交纳股金后改为按借款的一定比例交纳(1-2%),实行民主管理一人一票,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员由社员选举,义务服务(无薪金)在具体办理信贷业务时由贷款委员会负责审批。

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是全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法人代表和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领导机关。决策机构为董事会,董事由各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选举产生,领导委员会由经理副经理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管理全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日常行政事务和业务活动机构内设若干职能局,并根据业务需要在省内设立营业机构,办理具体业务。

国家农业信贷银行是全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最高管理机关,对各省有协调监督和控制作用,受中央农业部和财政部双重领导。其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农业部部长任主席,成员分别由议会和上院产生(3名),财政部和农业部指定(12名),以及各省产生(1名)。最高执行机构为行政委员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和8个职能部门,总经理由国家内阁任职。

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法国的农村信用合作体系是官民结合、上官下民,以官办为主的体系。国家农业信贷银行对省和基层银行有很强的控制权,作为官方行政机构它代表政府对整个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系统进行客观管理和协调,包括制定组织原则、经营方向、基本业务、政策信贷计划、财务制度、调剂资金等。

【作者简介】李丽:天津财经大学2011级MBA,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上一篇:关于在用电市场细分基础上的差异化服务营销方... 下一篇: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