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发作误诊69例分析

时间:2022-08-13 10:50:35

老年期抑郁发作误诊69例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期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早期误诊原因。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69例, 60岁以上老年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漏诊33例(47.8%), 误诊以神经症7例(21.2%), 创伤性应激障碍, 血管性痴呆各6例(18.2%), 老年性痴呆5例(15.2%)为多见。结论 老年期抑郁发作多伴有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 且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导致误诊。

【关键词】 抑郁发作;老年期;神经病;创伤性应激障碍;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误诊

由于老年期抑郁发作发病不典型, 患者多伴有躯体疾病,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常被忽视而导致早期误漏诊, 老年期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出现较多。美国报导老年期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出现率为65.6%~75%, 早期误漏诊易造成严重后果, 为探讨期其临床特点, 误漏诊原因, 对69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陪护病房收治符合CCMD-3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并且每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发作患者69例, 男33例(47.8%), 女36例(52.8%), 年龄60~83岁, 平均(67.2±5.8)岁, 已婚57例, 丧偶10例, 再婚2例;文体程度:文盲2例, 小学26例, 初中13例, 高中20例, 大学4例。病前性格:内向者49例(71%), 外向者26例(29%);家族精神病史:有阳性家庭史14例(20.3%), 急性起病32例(46.4%), 慢性起病37例(53.6%), 病前有明显精神刺激因素35例(50.7%), 有明显躯体疾病因素29例(42%)。

1. 2 治疗前临床情况 病程1个月~17年, 平均(5±4.5)年, 以往有抑郁发作史50例(72.5%), 平均发作次数(2±1.1)次, 本次抑郁持续时间1~3个月, 43例(62.3%), 4~6个月9例(13%), 7~12个月11例(15.9%), >12个月6例(8.7%)。以往曾接受抗抑郁药治疗52例(75.4%), 以往因疗效差停用抗抑郁药28例(40.6%), 因不良反应停药24例(34.8%), 伴躯体疾病45例(65.2%), 患有一种躯体疾病19例, 患有2种躯体疾病13例, 患有3种躯体疾病3例, 患有4种身体疾病1例, 所患疾病高血压病29例(42%), 糖尿病9例(13%), 冠心病7例(10.1%),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胆囊炎、骨折各3例(4.3%), 慢性乙型肝炎2例(2.9%), 缺铁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征各1例(1.4%)。

1. 3 临床症状 失眠54例(78.3%), 自杀意念43例(62.3%), 内感性不适40例(58%), 疑病36例(52.2%), 自责自罪32例(46.4%), 焦虑激感、自杀行为各30例(43.5%), 妄想29例(42%), 情绪低落24例(34.8%), 活动减少21例(30.4%), 智能减退14例(20.3%), 幻听、食欲减退各6例(8.7%), 体重减轻3例(4.3%), 早醒2例(2.9%)。

2 结果

本组曾经早期误诊33例(47.8%), 其中误疹为神经症7例(21.2%), 心因应激性反应、血管性痴呆各6例(18.2%), 老年性痴呆5例(15.2%), 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各3例(9.1%), 慢性支气管炎、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3%)。

3 讨论

3. 1 误诊原因:①病史不详, 主要因为患者单身、丧偶、退休、子女分居或是病史提供者的主观现象, 医生寻问病史不深入、不细致所致, 加之患者症状多变或对检查不合作、回避、不愿暴露内心体验, 致精神检查十分困难, 易造成误诊。②对老年期抑郁发作特征辨别不熟, 不能掌握其临床特点, 常易误诊为其它精神障碍。③诊断不能结合老年人社会心理状态的特点。④只重视本专业和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体征, 而忽视从整体特别是从心理上关心患者。⑤不注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 不能区分真性和假性痴呆。

有研究指出, 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常被认为是老年期抑郁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素。早期调查表明, 22%~48%的老年期抑郁发作合并慢性躯体疾病, 总结老年期抑郁发作临床症状有以下特点:①自责自罪、自杀意念、自钉行为较多见。②抑郁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 常以躯体不适主诉为多见。③认知功能受损明显, 智能减退多见。④常见疑病、虚无、被害、妄想和幻听, 部分患者以焦虑激越攻南, 敌意为主要表现。⑤体重变化、早醒、减退、精力缺乏、精神运动性阻滞等, 因年龄因素变得不突出。⑥失眠明显、情绪波动大、情绪脆弱、食欲减退不明显。

老年期抑郁发作, 患者病前多有负性生活事件, 常易误诊为创伤性精神障碍, 本组中6例误诊为心理性应激反应, 均把心理因素看得过重, 做为致病因素来分析, 没有全面分析心理因素与症状起病时间, 病期个性特征及躯体情况上的差异, 医生在心理因素是做了诱因还是病因的分析上带有医生的主观色彩, 带忽略了患者对心理因素的承受能力上个差异, 同时在精神检查中对患者的内心体验, 认识不足, 因而造成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扩大化。

由于老年期抑郁发作患者和并慢性躯体病症较多,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名种躯体不适感, 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 不易识别, 非精神科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 仅注重主诉, 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或慢性躯体疾病长期未愈引起的情绪低落。

3. 2 减少误诊的方法 ①临床医生应扩大知识面, 早期识别本病。②对老年患者入院时, 应全面了解病史, 及相关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经济情况、文化水平, 躯体情况, 智力等诸多情况。③入院后详细的精神检查和体格检查, 做精神检查时应尊重老年人, 讲话要清楚缓慢, 积极询问, 给予足够的时间来反应。④及时常规实验室检查, 如血、尿常规、生化、ECG、甲状腺全套、Vit12和叶酸。⑤对高度疑似患者可试用为抗抑郁剂做诊断性治疗。

上一篇:多媒体在语文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板坯市:艺术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