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舞与二人转

时间:2022-08-13 08:35:55

清朝康熙年间,流放到塞北的艺人文士,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东北。到了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那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在东北,无论农村,还是大小城市,过年的时候,扭秧歌的遍街都是,一对一对的比赛着谁扭得浪、高跷谁踩得好。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关东特产,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项喜庆活动。大秧歌,在东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它淳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

每逢重大节日,林区人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秧歌队里的丑角,当地人叫做杂耍,他们扭起来没有约定的规矩,全凭自己的创造。

东北大秧歌在表演艺术上的特殊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对其流行地区的戏曲艺术也有很大影响。“二人转”就是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集中了说唱以及扇花、手绢花、手玉子和大板的技巧,并吸收了“莲花落”和“喇叭戏”的曲牌而形成的,以后逐渐从秧歌中分离出来,由“二人转”演出戏班发展成“二人转”剧团,出现了诸如“二人转歌舞”、“群唱”、“坐唱”等形式。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在历史上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则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单出头。又称“独角戏”,由一名演员以人物身份演唱,一般多为向观众介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故事,有时也可进出几个角色。单出头的传统曲目不多,只有《红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丁郎寻父》等,建国后出现了《开明姑娘》等一大批好的现代作品。

二人转。此种叫法为狭义的二人转,即男女二人演唱,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多的演出形式。

拉场戏。是指三人以上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小戏。拉场戏和中国其他地方戏曲一样,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的。人物上场可自报家门,时间、环境都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唱词来变化。

坐唱。演员、伴奏员坐在舞台上,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员根据剧情进入角色,互相可以对戏、对唱、对话,也可以站起来出队表演,其代表曲目是《处处有亲人》。

二人戏。又称“双人戏”,由两个人演唱的拉场戏。与二人转不同的是二人戏的角色是固定的,不是分包赶角,如《夜宿花亭》、《六月雪》等。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东北秧歌的种类特别繁多,我们要是想多了解有关情况,最好还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一次东北,感受一下那乡味十足的民俗风情。

上一篇:灯光设计感悟 下一篇:以我非凡魅力,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