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13 08:04:47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要求初中语文课程要构建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突破,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设备,使初中的语文课程的教学得到很大的帮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计算进行学习和工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学生在家就能够上网,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普遍化,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语文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使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的引进,使教师能够运用更多途径获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电子课件梳理教学思路,同时还可以环节教师紧张的局面和压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学习,如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教师可搜寻罗布泊古今面貌的图景,月牙泉的资料图片,增强了讲课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二)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利用影片音乐朗读录音动画演示图片场景等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方便解决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中描述的云形态各异,虽然文章形象,但却不直观生动,对于相似的云,学生难以理解,极易混淆。这时教师便可运用信息技术,将各种姿态的云、晕、华、虹、霞的形象和特用多媒体表现出来,方便学生识别。

(三)有利于突出教学风格

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往往更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体现教师特点的教学课件。如果所教的学生比较内向,教师可以制作较活泼越快的课件,使学生放松些,对于性格外向,课堂氛围较活泼的班级,可以把课件制作得严肃些。如果只是一味地克隆教材,复制教案,堆彻语言,这样的课堂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从而是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实践

(一)创建网络教室,建立班级网站,开通博客论坛

学校建立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用的网络教室,其中的每台电脑均是校园网的一个信息点,学生既可通过内部IP在校园网内部高速交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同时也可在教师许可下与因特网相联,自主学习。每班建立一个网络学堂,设有“穿越时空―拜访作者”、“基础大比拼―字词测试”、“激情朗读”、“教师导学”、“小试身手”、“你问我答―问题讨论”、“雁过留声―发表感言”、“在线测试”、“站内搜索”、“相关链接”等栏目,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件、参考资料通过网络共享,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下载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提交、在线测试、信息、网上讨论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修订教学计划,并进行在线答疑。

(二)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做好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专题赏析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从不同的方面对语文教材进行赏析。教师每期一题,或从文题入手,整体把握特点和内容;或从关键句段入手,提取精华,单刀直入主题;或从风格入手,从整体去延伸;或从感情入手,进行感情熏陶与体验;或从写法入手,把握技巧和方法;或从注解入手,联系背景深层挖掘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结合文章的特点选定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赏析,亩深、精、透地挖掘教材。

(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文学角度,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深入探讨与研究文章的主旨和特色;从历史角度,深层挖掘和评析历史背景或时代特色;从现实角度出发,揭示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结合相关网站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现实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完善学习结果,写出感想,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四)适当开展网络名著阅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意在课内外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在班级网站上设立电子图书室,指定名著进行精读,并让学生借鉴有关网站上的赏析性文章和评论性的文章,在“雁过留声”中作好读书笔记并写出读后感。网络教室发挥着比图书室、阅览室更巨大的作用。教师每学期向学生列出书目,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教室,围绕一定的中心和目的,开展有辩论、有演讲、有汇报、有竞赛的丰富多彩的读书周、读书月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事实证明,名著阅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相关网站上的专家评析对引导赏析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和个人情感体验,效果显著,为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尝试探讨网络作文写作教学模式

利用班级网站,在“创作论坛”、“创作擂台”、“做个小作家”、“畅所欲言”栏目中,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写作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发表他们喜欢的随笔和感想,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写出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有真实体验的真挚文章,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多读多想,更要多看多听,信息技术恰恰能够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乐于思考,不断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

[2]张建新、张高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9)。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的良好习惯 下一篇: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