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

时间:2022-08-13 06:40:43

浅谈社区门诊输液护理管理

【关键词】输液;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90-1

开展社区门诊输液,使不愿意住院和达不到住院要求的病人在门诊得到及时治疗,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时间,还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肯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护理人员、病人及观察室的全面管理,对预防差错及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1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护士是社区门诊的主要力量,承担观察、护理、急救和治疗操作等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本领,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为此,应该对护士进行医德教育,组织学习护理伦理学和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觉悟,并定期进行总结,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表扬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护士。

1.2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根据社区门诊各类病人的特点及门诊护士知识结构情况,有计划进行专业培训,举行业务讲座,护理病例讨论等。具体做法是学习与临床急需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巩固和强化学习结果,配合护理部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应建立门诊输液登记制度对输液病人护士应认真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输液处方、液体滴数、开始时间,以备发生意外及时查找原因。

2.2查看病历制度护士在接输液单的同时应同时接过门诊病历,查看医生的诊断及患者的症状体征,以确定患者的液体滴数,一般老年患者的输液滴速40~60滴/分,有心脏病患者不超过40滴/分,有心衰者不超过30滴/分,小儿为10~30滴/分,新生儿一般不超过15滴/分。

2.3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由于门诊输液人次多,加上有陪伴,环境和秩序都比较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护士在注射前必须认真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注射。对静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患者用红笔在输液瓶上注明醒目的“P”字,并且护士在注射前再次询问患者本人及陪伴是否做过过敏试验及有无过敏史,对初次静注者在注射后应观察3~5分钟方可离开。

3加强对输液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种意外

一般在患者注射、拔针及注射间隙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滴速、有无渗液、针头脱出和堵针等情况。特别是对小儿静脉输液者应多给予照顾,帮助递递奶瓶、玩具等,对啼哭不止及不合作者要帮助其父母安抚好孩子,使其愉快的完成输液治疗。有的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有的急于上班和处理其它事情,就自行将滴速调快,对这类患者要及时纠正滴速,还应向他们解释滴速过快会产生的并发症,使其认识到控制适宜滴速的重要性。对无陪伴的患者,在观察中更应多加关心,主动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需要,如喝水、大小便等,给予必要的协助。

4抓好输液室的管理

4.1陪伴管理要求每个患者只留一个陪伴,对行动不便和婴幼儿多给予照顾,并向他们宣传观察室规章制度,协助病人维护好室内卫生。

4.2完善消毒制度

4.2.1地面消毒合理安排扫地和铺床时间,使无菌操作在空气净化的条件下进行,地面清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4.2.2空气消毒对病人进行处置完后,用1:500“84”消毒液喷雾消毒,每日一次,每晚用紫外线灯照射一次。采取以上措施,至今没有发生交叉感染,使患者有一个清洁、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上一篇:老年患者胆道感染45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浅议基层医院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