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05:48:37

浅谈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摘要:效用理论是用来分析投资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的理论,又可称为优先理论。鉴于我国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投标中风险大,普遍应用的期望损益值法(EMV)和期望效用值法(EUV)投标决策理论研究与应用还不够成熟,笔者在本文中阐述效用理论的方法原理,并将以效用理论作为应用基础,深入浅出探讨建筑工程的投标决策的手段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决策,效用理论,应用分析

Abstract: the utility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rs to risk attitude theory, can also be called as the preferred theory. In view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risk in larg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expectancy method (EMV) and expect utility value method (EUV) bidding decision-making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s not fully mature,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expounds utility theory method, and be utility theory as a foundation applica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simply means of bidding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bidding decision-making, the utilit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效用理论的方法原理及应用特点

通常意义上讲,效用是指生产商品能够满足人欲望的能力,亦可说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相应商品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因此,可以看出,效用是一种人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主管心理感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消费者在某项消费活动中能够得到的欲望满足程度越高则说明效用越大,反之则越小。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效用与使用价值不能苟同,效用不仅仅在于商品本身具有可以满足消费者欲望客观的物质属性,同时商品本身是否具有效用或者说效用的程度高低主要还是依存于消费者自身的主观感受。

效用理论则是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方案选择时所采用的一种理论方法,涉及到投资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而决策过程及结果往往都会受到决策领导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领导者在决策中要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足够的展望与假想,尤其是有可能产生的效益和损失作出有力地反应。效用实际上可以反映出决策领导对待风险投资的态度,一般都会体现出高风险伴随高效益的特点,而对于如何应用到效益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呢?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主要包括基数效用法和序数效用法两种。

(一)基数效用法

基数效用法是自上世纪末期开始普遍使用的理论概念,此理论对于效用的理解是可以具体衡量且可以加总求和的。基数效用法的方法原理是在假定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步下降,消费者消费商品的目标是要达到总效用最大。基数效用法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n-1,n)来表示,通常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在基数效用法中,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货币也是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一般可作为消费者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二)序数效用法

序数效用法产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普遍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感觉而无法得到准确计量,也不能进行加总求和,仅仅能够表示出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因此只能够利用序数(一,二,三,……)来表示。序数效用法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具体的决策分析中,可进行对一般事态体之间的优劣比较,也可转化为相应的简单事态体之间优劣关系的对比,然后按照事态体优劣或无差异关系的传递性得到所分析事态体的排序结果。理公理和事态体性质一般可作为效用理论的基础。

二、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工期长的活动过程,且在此活动过程中还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投标决策时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决策风险。效用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投标的风险决策中,在对某一招标建筑工程进行投标风险决策时,首先应建立起数学模型{E(Bi)= (Bi - C) × P(Bi)},模型中的 Bi设定为招标工程的投标价格,C 是在履行招标合同后进行估算的直接成本,P(Bi)则是在投标价格为Bi 时可求得中标的概率,E(Bi)为投标价格为Bi 时的期望利润值。必须明确的是,在能够确定投标价格之后即可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各种工程估价信息确定投标成本C,并且结合工程实践与市场行情确定在各种不同投标价格下的中标概率P(Bi)。

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工程招投中的投标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消费者活动,效用理论(或称消费者行为理论)明示消费者消费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投标活动亦是如此,只要招标工程的效用越大,投标人就愿意将报价价格提高。效用可以说也是一种心理感觉,一方面还是要取决于招投双方的偏好,招标人目的是以较低的标底价格实现效益,而投标人则既需要通过合理报价取得中标资格,又要实现企业自身的效益。

在投标之前就需要做好科学地、定量地风险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避免投标决策的盲目性。在这种量化的风险投标决策中普遍应用到效益理论(或称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般主要可采用期望损益值法(EMV)和期望效用值法(EUV)两种办法。期望损益值法(EMV)是对多种备选方案的期望损益值进行计算与分析,通常将最大的期望损益值作为投标决策的准则。利用期望损益值法(EMV)风险投标决策的有点在于容易理解和操作简洁,但是在这种方法中往往会造成对投标决策风险态度的忽略问题,严重违背了现代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要求,投标决策的结果不具有严格的说服力且极容易得到错误的风险决策结果。与期望损益值法(EMV)对比,期望效用值法(EUV)自身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决策过程能够充分考虑到决策人对待投标风险的态度,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通常只有在投标风险决策人为中立人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一种符合于客观实际情况的决策结果。换句话说,期望损益法(EMV)在投标方案决策时无法完全体现投标人或决策人的价值观、偏好和经济承受能力,而期望效用值法(EUV)的应用正好可以弥 补这一点缺陷,期望效用值的准则是决策者在特定招投标环境下对每个投标方案的隐含价值或偏好的一种量度。期望损益值法(EMV)和期望效用值法(EUV)两种办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长短互补,对于建筑工程投标决策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举例说明,如两家规模大小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同一招标合同下进行投标风险决策,规模大的施工企业代表着喜好风险的一方,而规模小的施工企业则由于自身实力缺陷、抗风险能力差则代表着厌恶风险的一方,这种情况即可以通过分别求算两家施工企业对于不同投标方案的效用值,按照如下步骤确定EUV值:

由于期望效用值表示的是一种相对值而非绝对值,通过计算与分析可任意选择决策方案的最优和最差两组结果作为基本参考点,要求投标决策方案的收益越好则期望效用值越大,一般可将这两组最优和最差点的效用值表示为1和0;

最优和最差参考点表示投标风险决策的极端效用值,应尽量通过准确计算得到分别能够介于这两个极端效用值之间相对应的其他效用值;

计算不同决策人对于不同投标方案的期望效用值(EUV)后,可进行最终的决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价值效果和可实施性。我们都知道,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活动过程,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招投标都是开展施工建设活动工作的伊始阶段,尤其是针对于各个施工单位在进行相关投标活动,由于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投标风险非常大,应用效用理论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普遍采用的期望损益法(EMV)和期望效用法(EUV)在当前我国投标决策工作中被应用广泛,只是在面对未来更为多样化的招投标活动时我们还需要优化决策办法,精确计算决策结果以期最大化地降低投标风险。

参考文献

[1] 韩英爱;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施工技术; 2004,(12).

[2] 胥维桃;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投标报价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6.

[3] 韩英爱,武永祥;效用理论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决策中的应用;建筑技术开发;2002,(12).

[4] 武乐杰;基于最低价法招标模式下投标企业“最低成本”的测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上一篇: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下一篇:谈带状居住组团的外部场所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