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

时间:2022-08-13 12:24:3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

摘 要: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对汉英隐喻翻译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语境观和最佳关联探究汉英隐喻的翻译方法,旨在对隐喻翻译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 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语境假设 交际

一、引言

隐喻跟明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喻词就能达到比喻的效果。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对等的隐喻,例如:在英语中形容人外表温柔、内心阴险狡猾的时候会用“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在汉语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即“披着羊皮的狼”,这两句话在内容和表达形式都极为相似。但是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汉英对于同一现象会用完全不同的隐喻,例如:汉语中形容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点的人就充当主要角色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则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表达相同的意思。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

法国社会认知学家Dan 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发表了《关联:交际与认知》,在该著作中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原则:(1)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认知原则);(2)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交际原则)。最大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尽可能付出小的努力而得到最优的语境效果。

Gutt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述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能解释一切翻译现象”(杨艺欣,2014)。译者首先要结合原语信息对原语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作出正确的推断,然后在译入语中选择能准确传达原语交际者信息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实际上扮演了说话者的角色,向译入语交际者提供交际信息,使之作出与原语交际者一致的语境假设。通过这一过程,原语交际者和译入语交际者之间形成最佳关联。

三、汉英隐喻对比

本小节主要从隐喻的喻体方面分析汉英两种语言隐喻的异同。

1.喻体相同

人类在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决定了认识事物存在共识,在表达隐喻的时候常常会选择相同的喻体来比喻相同的事物。

时间就是金钱 time is money

趁热打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喻体错位

不同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有强烈的民族个性,汉英两种语言中有着一系列喻体不同喻义相近的隐喻。

大海捞针 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haystack

雪中送炭 to help a lamb dog over a stile

3.喻体矛盾

喻体矛盾就是指英汉两种语言采用相同的喻体,却承载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西方比喻一个人很幸运会用“lucky dog”,而在中国狗不受人待见,中国人常说“狗仗人势”。在西方bat是凶恶、丑陋的象征,有bat out(粗制滥造)一说,而在中国蝙蝠常被作为大吉大利的象征。

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喻体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给英汉隐喻翻译设置了重重难关,解决这一障碍就要运用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下的交际观、语境观、最佳关联能够很好地指导隐喻翻译实践。

四、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隐喻翻译方法

隐喻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要将源语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入语交际者,从关联理论来看,隐喻翻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交际观下的直译和意译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一方面译者作为读者与原作者进行交际,另一方面译者要作为作者与译语读者进行交际,这就提醒译者要忠实原语作品,准确把握原作者的交际意图,采用直译使译入语读者无需花费太多努力就能明白隐喻的含义,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译者就可以采用直译译成“滚石不生苔”。

用意译方法译成的句子常被认为理解起来更费力,然而并不然。“a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如果采用意译就可以译成“流水不腐”。“流水不腐”是古人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已经作为真理被人们接受。“流水不腐”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外界事物的侵蚀,而“a rolling stone gather no moss”与它拥有相同的喻义,采用意译法译成“流水不腐”,译者可以准确地把握原语的喻义,译入语读者只需花费很少的力气就可以与原语读者产生相同的认知。“滚石不生苔”是后来才有的说法,并不是广为大众所承认的,所以“流水不腐”虽然明示的原语信息不如“滚石不生苔”明示的直接,但是理解起来花费的努力是更少的。因此,并不是直译理解起来就更省力,有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2.语境观下的转换翻译法

关联理论认为随着说话人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语境假设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言语和认知语境的关联越大,付出的努力就越少,理解起来就更容易,言语和认知语境的关联越弱,理解起来就更费力。根据这一原则,译者在翻译汉英隐喻碰到无法再现原语隐喻中的形象时,可以保留原语语义,在译语中选择惯用的隐喻形象替换原语的隐喻形象。

“rains cats and dogs”形容雨势很大,《词汇短语起源故事百科全书》中收录了对其起源的解释:“17世纪的英格兰在下大雨的时候,一些城市的街道水流成河,而且这些污水中飘浮着大量的死狗死猫。”英语中形容雨势很大会用这样的短语。但是汉语表示雨下得很大习惯用“瓢泼大雨”,因为中国人自古就用瓢舀水,用它形容雨大是基于经验基础上作出的语境假设。虽然喻体不同,但是译语读者仍然能够产生跟原语作者一样的语义联想,再现原语语义,这样的转换翻译法是成功的。

3.基于最佳关联原则下的加注释或增加意义

关联理论认为“关联性取决于语境(认知)效果和努力程度;语境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语境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吴炳章,徐盛桓,2011)。在汉英隐喻翻译中,当原语的隐喻喻体在译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形象时,译者要牢牢把握原语作者的信息意图,并且为了创造最优的语境效果,选择译语读者只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明白的言语表达出来,这时常常需要加注释或者增添词语信息。例如“I was not Pygmalion,I was Frankenstein.”可以翻译成“我不是皮革马利翁一样的人,自己能享受自己创造的美,我是弗兰肯斯坦一样的人,作茧自缚”。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Frankenstein是由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在18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那个疯狂科学家的名字,他创造了一个怪物,而本性善良的怪物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最终走上了弑主愤世的毁灭道路。在这个隐喻翻译中,译者适当增添词语信息填补了认知的空白,达到了更丰富的语境效果,译语读者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理解语义。

五、结语

隐喻是汉英两种语言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的使用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绚丽多彩,形象生动,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存在异同,使得隐喻翻译变得复杂。关联理论为隐喻翻译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不管是相似的还是迥然不同的隐喻,都能在关联理论众多原则的指导下找到最佳表达,使译文贴切流畅。

参考文献:

[1]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2001.

[2]程亚丽.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4.

[3]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裴少华.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对比[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吴炳章,徐盛桓.认知语用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杨艺欣.关联理论在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上一篇:庞德的两首诗歌简析 下一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