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钟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动”模式

时间:2022-08-13 11:50:04

湖北钟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动”模式

钟祥市是由湖北省荆门市代管的县级市。全市有义务教育学校 113 所,其中初中 27 所,小学 7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0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另有教学点 50 个。这些学校中,有80%以上的分布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提升,均衡目标肯定无法实现。对此,钟祥市以“资源均衡,特色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均衡教育,全面实施“典型带动、扶持拉动、区域联动”均衡发展模式,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

典型带动,重点培植

2011年8月,钟祥市政府明确提出“学校布局合理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四大工作目标。通过科学编制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装备达标升级整体规划,将发展条件好的乡镇作为培植重点;并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适当集中”的原则,科学制定重点培植乡镇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将东桥中学和钟祥二中作为全市教育干部培训基地,每年分批组织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及部分副校长进驻两校进行实地封闭考察培训,尤其是新任校长必须参加,现场学习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民主决策、校务公开等内部管理经验,提高校长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扶持拉动,结对帮带

在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上,钟祥市坚持把资金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扶持他们硬件装备达标升级,从而改善校园环境和配套设施;组建校园文化建设专家团队,挖掘本地文化底蕴,帮助没有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乡镇学校,总结提炼和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同时,以钟祥市教育局名义制订了《建立教育发展协作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钟祥市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将城区 9 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与 1 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建立口帮扶关系,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科教学等方面进行帮扶。比如:在张集小学校园改造时,市机关幼儿园不仅捐赠了部分幼儿床铺,还定期开展帮扶支教;应白沙小学的要求,新堤小学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邀请白沙小学教师到校观摩“生命课堂”课改活动。此外,钟祥市教育局还确立了10个特色教研试点学校,并对钟祥五中、柴湖小学等教研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学校各奖励5万元特色发展帮扶资金,有力推动了特色教研活动;还接连召开全市特色学校现场会,先后推广钟祥一中集体备课、五中微点作文、柴湖小学艺术教育、实验小学“三性三成”教学模式、新堤小学生命教育等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特色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区域联动,统筹管理

对于硬件装备配置不均衡的乡镇,钟祥市采取区域联动升级的办法,坚持资金集中投放原则,确保投放一处,改变一处、合格一处、均衡一处,使各学校教育装备实现了均衡升级。针对农村学校特别是部分村级小学师资不足的实际,在双河、文集、胡集、九里等10多个乡镇安排镇直中小学优秀教师到村级小学“走教”,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分为6个区域协作体,各协作体由一个乡镇办事处或市直学校牵头,学进度,统一调配师资,统一评估质量。乡镇学校干部在本镇内实行轮岗交流任职,教育局实行局党组成员包片蹲点负责制,不定期带队深入学校进行检查,调阅轮岗交流干部工作日志,对发现的正反典型及时通报,并纳入其年度考核和绩效分配,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013年9月,钟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了目标责任制、市长办公会定期议事决策制、工作问责制、各级政府向同级党委人大报告制等四项工作制度,创新实施了“典型带动、扶持拉动、区域联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县域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必然要求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作为。2016年,《深化联合办学或托管办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动”模式》等4个教育改革项目获荆门市“十佳创新项目”,钟祥市还荣膺“筑梦‘十三五’2016全国教育百强城市”。

上一篇:也说小小羽毛球 下一篇:山区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失稳性车辙病害分析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