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时间:2022-08-13 07:54:42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摘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以损益预算、资本性收支预算为主线,涵盖工程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预算管理 影响因素 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每年要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购建工作,动辄上千万元的建设项目资金大量靠银行贷款来完成,所以做好工程建设预算尤为重要。按照工程项目计划何时开工、何时估价入账、何时计提折旧等等,对公司统筹安排、银行贷款计划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效果。下面谈谈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1、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1.1企业上下目标的一致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与企业上下目标是否一致关系极大。如果企业下级部门仅仅把预算指标作为上级下达的任务来被动地加以完成,那么这种努力就很可能会偏离企业的总体目标,达不到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因此,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使预算的编制执行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总体目标之上,不要为细枝末节耗费过多精力。

1.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许多预算项目的编制、审核、执行都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因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相互协作就成了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预算管理中各级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制度是实现预算过程中相互沟通协作的一个良好的形式,预算编制与重大预算调整必须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可以放在一起来权衡,不至于出现各种超预算项目由个人决定、财务部门顶不住的尴尬情况,也不至于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1.3以预算作为考评业绩的依据

预算管理的效果是与它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息息相关的。传统的业绩评价,多采用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往往忽略了许多不可比因素,因此评价结果不够公平,致使人们不在预算管理上下功夫,于是再好的预算管理模式也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以预算的各项指标作为考评业绩的依据,就可以避免传统作法的弊端,从而提高了人们对预算的重视程度,进而使预算管理产生好的效果。

2、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措施

2.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体系的最顶端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由最高管理层成员和一些关键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审查批准财务预算方案,协调预算的执行、调整、检查、考核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从上到下,一级对一级负责,逐层分解落实,层层考核,确保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负责预算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

2.2加强预算内容和编制方法的管理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利润预算、资本性支出资金平衡预算、现金收支平衡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

利润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燃料成本预算、财务费用预算、投资收益预算等。要求根据资产经营管理考核目标,在确保完成企业分解下达的经营目标的基础上,正确测算生产、销售情况来加以编制,月度利润预算根据年度预算分解编制,分解时要结合各月的实际情况并做到各月间尽可能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资本性支出资金平衡预算包括资本性支出来源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资本性支出来源主要包括当年计提的折旧、税后留利、专项基金、专项拨款、收回长期投资、各种贷款等。而资本性支出项目则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基本建设及视同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小型基建、技改、科技开发、资产购置等。资本性支出项目的安排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全年支出总额不得突破来源总额,项目资金来源不准留有缺口。在项目安排上要优先满足偿还贷款、各类重点工程及大中型基建、技改、科技项目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未来若干年内资金延续的需要。相应的资本性支出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要上报给归口管理的生产技术部门进行审核,由后者根据预算项目的经济性、重要性将预算项目排好优先次序,企业根据这一顺序核定最终纳入预算的资本性支出项目并据以落实资金。

现金收支平衡预算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绌、现金融通四部分。现金融通时要考虑满足正常周转需用的现金存量总额,在现金缺额较大时要考虑现金筹措的可能性;如果筹措的资金不能达到平衡要求,则应考虑调整和修改资本性支出预算。

资产负债预算主要侧重于有关财务指标的控制,如使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达到上级的要求,资产负债预算应制约其他预算的编制。

现金流量预算根据利润预算、资本性项目预算及有关资料编制,包括在经营活动中及投资、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在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时,上下级之间的交拨款项须以总额分别反映,不准以交拨相抵后的净额反映。

2.3做好预算的调整

预算项目调整的申请、上报、审批、下达流程与预算编制的流程相同。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调整不突破年度预算的,由各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超过年度预算的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调整、资本性支出预算增减项目调整,由基层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报上级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

2.4强化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考核

一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按季度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利润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完成情况,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而且要写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预算分析的重点是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二是预算执行情况考核。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及时性等指标。在预算完成情况考核中,预算的实际完成数每超过或低于预算数一定的百分比则给予一定分数的处罚或奖励。最终根据实际取得的分数划分不同的档次,分档次确定给予多少奖金或扣减多少经营风险抵押金。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及时性考核的方法与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相类似,最终也应按实际分数所在的档次来确定奖惩。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更要注重运用财务管理理论来管理企业以增加企业价值。虽然我国许多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并初见成效,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整体应用情况来看,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研究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使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增进企业价值,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明.浅议施工企业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1(15)

2.赵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浅议[J].经济师.2012(02)

3.何丽蓉.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09(04)

4.陈芳仙.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6)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武术神韵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质检机构业务管理流程对检测数据准确性影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