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6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3 07:49:08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60例疗效观察

自2000年以来采用双鱼滴耳液配合微波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局部治疗非常重要,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75耳),均系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男28例(34耳),女32例(41耳);年龄10~70岁;病程37个月~5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均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诊断标准[1,2]根据《中医耳鼻喉科学》及《实用耳鼻喉科学》,临床特点表现为耳内流脓,间歇性或持续性,脓液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呈白色或黄色,无臭味。鼓膜紧张部有大小不一的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耳聋一般为传导性聋,脓液较多时听力下降明显,X线显示乳突气房减少,密度增加。

治疗方法:病例均先清洁耳道,以3%双氧水洗耳,每日3次。祛除脓液、污秽物。治疗组35例用双黄连粉针剂600mg(由双花、连翘、黄芩组成。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鱼腥草注射液10mg(福建省三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研制成混合液滴耳。每日3次,每次2~3滴,10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对照组25例用0.3%洛美沙星滴耳液(济宁第三制药厂生产),每日3次,每次2~3滴,10天为1疗程。两组同时都配合WFC-EBⅢ型电脑微波耳鼻喉科治疗仪理疗(长春志成公司生产),输出功率为15~17W,时间15~20分钟。辐射器插入患侧耳道内直对鼓膜。

观察内容:用药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临床症状(耳内流脓、耳鸣、耳聋)和体征(鼓膜穿孔大小和鼓室充血情况、耳积脓量等)。若两耳均患中耳炎时以重症例为对象。

观察方法:耳流脓的变化、鼓膜表现的变化、穿孔内鼓室黏膜红肿及脓液的变化。部分病例作了脓拭子细菌培养和听力检查。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耳内流脓停止,鼓室炎症消退,鼓膜穿孔愈合或穿孔虽未愈合,但半年以上未复发,听力明显改善。②有效:耳内流脓减少,鼓室炎症基本消退,鼓膜穿孔未愈合,3个月以上未复发。③无效:用药期间,耳内流脓,暂时缓解,停药不足3个月复发或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结果

本组60例病人中,治疗组35例,显效28例(80.0%),有效5例(14.3%),无效2例(5.7%),总有效率94,3%;对照组25例,显效11例(44.0%),有效9例(36.0%),无效5例(20.0%),总有效率为80%。

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组间X2检验,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均行纯音测听检查,其中32例(91%)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组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多发耳科疾病,是致聋常见因素,早期导致传导性聋。西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要致病菌[2,3],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较常见。通过临床治疗证实了双鱼滴耳液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抗菌作用。

临床上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中医认为本病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内因多属于肝胆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内外邪热结聚耳窍蒸灼耳膜血肉腐败则生脓汁而成脓耳。故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湿保守治疗为主。双鱼滴耳液中的双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种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宣表透邪之功效;鱼腥草注射液中的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之功。两药合用加强了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和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应用此药滴耳除对耳内细菌和真菌起抗菌作用外,还可以减轻或消除中耳鼓室腔、鼓窦的炎症,更重要的是中药可以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快炎症病灶吸收及愈合[4,5]。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穿透力强,能改善微循环,有明显的杀菌消炎作用,对正常细胞组织基本无损。根据我们近年临床观察,微波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优点在于:①辅助药物减轻症状较快,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②避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转化为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从而减少了做中耳手术的痛苦;③通过选择适当的辐射器照射,能量被吸收后产生的生物效应,使患者耳部有温热感,调节患耳血管功能,缓解深层的血管痉挛,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代谢及免疫功能,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减少脓液渗出,从而达到消炎目的[6]。

双鱼滴耳液配合微波理疗具有协调治疗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治愈率,为促进干耳,保护听力,施行听力重建术及先决条件。临床上应用此法经过疗效观察结果证明,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单,缩短疗程,减少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有一定的疗效。总之,本方法不失为临床保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德鉴,等,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1-64

2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1-856

3崔万明,姚艺文,李光,等.慢性化脓中耳炎的微生物学及药敏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3):175-176

4高海谦.增强免疫功能的中成药.中成药研究,1984(11):34

5刘树芳,张邵夫.双黄连粉针剂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国中医急症,1996,5(5):223

6卢长云.微波照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5例疗效观查.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烟喉科杂志,2004,12(3):151

上一篇:挫伤性前房积血67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