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笨蛋才会迷恋3D

时间:2022-08-13 06:31:27

如果你是为了追赶潮流3D并不是什么时髦的东西

3D电影并非本世纪刚刚诞生的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初就已有雏形,并曾在五六十年代风靡过一阵。而目前这一轮3D热潮,主要是伴随着数码CGI技术和巨幕Imax的登场,形成了视觉效果更为出色,观众感官更为舒适的流行体验。因为票价的提升和追求噱头的宣传策略,3D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了商业价值,逐渐被不同创作观念的电影人所接受。

3D电影在你们未出生的时候就流行过

利用两眼视角差形成立体效果的基本原理,早在1839年就由英国科学家查理斯·惠斯顿发明了立体眼镜,如今到一些博物馆或名人故居参观,还能发现这类神奇的“西洋景”照片。把该原理应用到电影上,生成活动的画面,可以追溯到1922年史上第一部“立体短片”《爱情的力量》。立体电影的第一轮热潮还要等到二战后,1952的《非洲历险记》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长片。随后《恐怖蜡像馆》等一大批3D影片蜂拥上映,观众趋之若鹜,各大公司都投入资金制作类似题材的探险片、恐怖片、甚至于。而我国首部立体电影则是1962年的《魔术师的奇遇》,可以说出现得并不算晚。

果然,在五十年代的这轮热潮过后,观众开始厌倦了手法雷同的“立体电影”,之后的二三十年中,立体电影又沦为了游乐场的游艺设备和科教馆的科普工具。直到1982年,迪斯尼公司首次将3D与数码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部16分钟短片《魔法之旅》,八十年代中期,《十三号星期五》《大白鲨3》《魔晶战士》等3D影片也曾风靡了一阵,且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但还是同样原因被观众迅速遗忘。

转制3D的技术并没有多大进步

在这场3D电影的热潮中,高票房的诱惑让很多制片厂按捺不住,纷纷投拍3D新片,或把之前的2D片转成3D重新上映。“2D转3D技术”不单用于经典片重映,许多新拍摄的电影,也是先用传统摄像机拍摄,在后期处理中重新专制为3D。这种“伪3D”制作方式之所有备受争议,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成片的立体效果目前还达不到真正的3D摄像机水平,许多画面只是粗糙分出了前后景两个层次,物体扁平,没有丰满的纵深感,在大部分运动场景干脆就是2D,被观众笑称“只有字幕是3D效果”。此外许多影片根本就没必要做成3D版,片方只是为了宣传的噱头,变相提高了票价,赶工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目前通过4K数字中间片把2D转3D的技术还在不断成熟中,其原理并不复杂,关键是精细度和工作量。转制首先要获得物体的灰度信息,构建新的Z向维度,定义物体的前后关系,再通过人工调整深度和角度,背景补隙和三维建模,把一张2D画面分解成略有不同的两幅画面,最终在放映时通过3D眼镜分别传递给左右眼,让观众形成立体感。对于一部100分钟以上的长片,假如每一帧画面都做这种处理,其工作量显然巨大。以《泰坦尼克3D》为例,卡梅隆的300人团队总共花了60周时间、1800万美元的经费才最终完成。

近年许多3D新片就是通过这种后期处理再上映,《诸神之战》《异星战场》的立体效果差强人意,某些国产电影更是让人恨不得摘掉眼镜。而对于一些翻新上映的“经典影片”,如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迪斯尼动画《狮子王》和刚刚上映的《海底总动员》,以及即将推出的《2012》《壮志凌云》等,纵然号称打造出了逼真的“2.99D”,效果也始终不及实拍3D,主要还是给影迷们怀旧罢了。当然,也无需彻底否定“2D转3D”技术,这毕竟是一场二次体验的新奇过程,当某一天真的发明了完美的算法,普通人家的老照片和录像带也能轻松变成立体版。3D电影的明天在哪里,或许并不在拍摄和后期,而是在放映设备上——未来“裸眼3D”的降临,才真的是抛弃眼镜,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美妙的三维世界之中。

上一篇:在话语里挖掘事件真相 下一篇:如果你是为了身临其境 3D并不能帮你融入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