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航母威吓,中国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2-08-13 06:12:53

面对美国航母威吓,中国该如何应对?

自6、7月以来,关于美军航母战斗群即将进入黄海演习的消息,牵动着中、美、韩多方神经。

近日,来自美、韩军方的消息,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将不再进入黄海,转而参加在日本海展开的演习活动。

数十年来,美军的航母始终像幽灵一样游荡在中国周边。“华盛顿”号不是第一艘,也决不是最后一艘抵近中国近海的美军航空母舰。当下一次美军航母真的到来,中国该如何应对?这对于中美双方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美以航母威吓中国,屡试不爽

航空母舰历来被美国视作军事、外交和战略威慑能力的象征。对中国而言,不时出现在周边海域的美军航空母舰,则大多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军的航母曾多次成为对华军事威慑的主角。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改善,尽管在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甚至台湾海峡仍不时出现“小鹰”号、“里根”号、“林肯” 号、“约翰-斯坦尼斯”号以及“华盛顿”号等航母的身影,但美军航母对中国沿海的抵近行动明显减少,威慑意味也有所降低。但是,航空母舰在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变化中仍然起到了特殊的“风向标”作用。美军航母战斗群与中国沿海的距离、中国是否允许美军航母停靠香港,都能折射出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意图与博弈结果。

此次各方对美军“华盛顿”号航母是否进入黄海的关注,其实质已经远远超越了演习的范畴。实际上,长期以来,美军航母战斗群几乎每年都会在黄海海域出现,或是在朝鲜半岛附近与韩国进行年度演习,或是进行战备巡航,区别在于距离中国领海的远近。而本次“华盛顿”号航母最终决定不来黄海,既有其演习日程繁忙的因素,也有中国政府发出罕见连续声明的原因。对美军航母演习明确提出反对态度,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并不多见。

破解中美航母困局

透过“黄海演习事件”的表象,其背后却是中美正在形成的“航母困局”,即随着中国海洋权益的持续拓展和海军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迫切需要构筑一条可靠的海上“安全弧”保护沿海发达经济带,打造航母“”成为军事上的首选;而美国仍然试图维持冷战以来的对华“封锁圈”,航母战斗群是美军施加军事压力的不二选择。从战略层面看,中美海上“安全弧”与“封锁圈”的碰撞几乎不可避免,中美“航母与反航母”的博弈无疑也将愈演愈烈。

所谓上兵伐谋,破解“航母困局”的上策,首选“文攻”,首先要明确中国近海的核心利益区(如被称为“京津门户”、“苏鲁腹地”、“安全软肋”的黄海腹地),将美军航母的出现提升至中美两国关系的战略层面,对美施加政治与外交压力,迫其放弃。

而当单纯“文攻”无效时,就需要采取中策,即“文攻武备”,在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对美施压的同时,作好军事应对的准备,如沿海重要战略设施的反侦察准备,加强对美航母跟踪监视,在关键海域开展针对性演习等。

如果美军航母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强行抵近中国沿海,对中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在加强监控的同时,应适时实施战略反威慑:一方面,战略导弹核潜艇进入大洋预设阵地,陆基远程导弹提升战备等级;另一方面,对美军航母战斗群保持足够的军事压力,通过威慑航母,最终达到对美反威慑的战略目的。

中国反航母的利器和优势

自1996年中国意识到美国航母的威胁以来,已经营发展常规反航母撒手锏武器多年。美国海军也深知中国的“现代级”军舰及“日炙”导弹早已形成实战能力。

传说中的反航母弹道导弹

近年来美国军事情报与对华研究界一直盛传中国在秘密研制一种能够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2009年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配发了一张草图,描述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在末段的机动情况。这一年10月,中国国庆阅兵以后,美国进一步宣称这种导弹就是阅兵式上出现的“东风-21C”。

此后美、俄等国媒体陆续把更加细节性的指标公布出来,“东风-21C”被描写成有效射程1500公里、精度在10米以内。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际法教授克拉斯发表文章,推想到2015年“东风-21C”已经使美国海军不堪一击――“东风-21C”在飞行末段速度是音速的十几倍,“华盛顿”号航母的编队防空系统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攻击弹头凭巨大动能贯穿“华盛顿”号14层甲板,在舰底打出一个大洞。

在超高音速下改变飞行方向并精确寻找目标是很高的技术门槛。美俄都曾有过以弹道导弹反舰的设想,但都在这个难题上难以突破。中国是否跨越了这一障碍,人们不得而知。

常规反舰撒手锏已形成战力

在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露面的三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车引发外界广泛猜测,外界猜测这是中国的反航母型“鹰击-62”导弹。“鹰击-62”比普通反舰导弹射程远,可在300公里外由军舰、歼轰战机、岸上发射车发射,导弹以较低高度飞行,可不断改变飞行路线,这使得防空系统不易捕捉它。而它的弹头重300公斤,可攻击航母这样的重型目标。

另一种常规反舰导弹是中国自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军舰上所携带的“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日炙”是俄罗斯武器开发者针对美航母“宙斯盾”防空系统设计的,这种导弹在距海面20米高度以2.3倍音速飞行,发射后2分钟内就能飞行90公里击中目标,美航母编队很难作出有效反应就会遭到打击。

升级版常规潜艇的“狼群效应”

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潜艇是对付巨舰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潜艇情况下,美航母编队自带的潜艇、反潜力量难免出现漏洞,这时航母编队内的所有水面舰艇都会非常危险。

1996年中,美国出动航母,中国出动潜艇,各自向对方释放了强烈的威慑信号。自那以后,中国能有效克制航母的潜艇力量不断加强隐蔽性和战斗力。除神秘的核动力潜艇外,中国在常规潜艇的升级、引进方面有很多作为。

美国海军认为,中国研发新潜艇和引进俄罗斯静音技术同时,还在发展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潜艇技术,在AIP技术下,常规潜艇的隐蔽性与水下潜伏时间都开始接近核潜艇水平,美航母更难防御。

一旦突破航母舰队驱逐舰、潜艇的防护圈,中国潜艇突然发射的大破坏力鱼雷、反舰导弹只需数枚就能让美航母永沉海底。

近岸立体火力网构成非对称优势

中国还有一个非对称作战优势,就是中国处于近岸防御状态。

许多媒体强调在黄海海域美军可打击中国数个都市和经济圈,但这种打击距离实际是“双向的”――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拥有多种射程衔接的打击力量,从部署在内陆纵深几千公里内的中程导弹,到沿海较近距离内几百公里处的战术导弹、岸舰导弹都可以同样打击相关海域目标。

中国的岸基作战飞机挂载反舰导弹可完全打击黄海等海域。而且中国还可以靠近岸优势采取攻势布雷等手段,限制美航母编队的行动空间、行进速度甚至阻止援军及时到来。

外界估计中国的“东海-10”巡航导弹可打击1800公里,“苏-30”、“飞豹”等拥有对海攻击力的战机作战半径都在1000公里以上,“东风-15”射程600公里,“东风-11”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这些部署在中国各地、在有效射程内的打击武器与海军岸防部队、水面水下部队一起形成立体打击体系。这些守方近岸的非对称作战优势是美海军远来所不具备的。

【链接】中国正在建航母?

一年前的6月4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平可夫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采访时声称,“中国的航母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在江南造船厂建造。”同时,平可夫还说,他掌握的消息称,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可能“命名为‘北京’号”。

尽管中国至今没有过有关建造航母的消息,讨论就如此热烈,表明了大家迫不及待的心情。在专家看来,在这场争论中,航母有无本身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所反映的国民心态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材料来自 《国际先驱导报 》2010.07.22)

上一篇:武松的品牌和十字坡的规矩 下一篇:九天生命留下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