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的审美意蕴

时间:2022-08-13 05:33:03

沈从文《边城》的审美意蕴

摘 要: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审美意蕴极其丰厚的经典之作。本文分为几个部分来说明。首先奠定总的基调的是作者城乡二元对立的态度。再分别叙述湘西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沉寂高亢的悲剧美,象征意蕴。这也完好地践行了沈从文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城乡二元对立;地域;风土人情;悲剧;象征

一、城乡二元对立的态度

沈从文是京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京派”盛行于三十年代的一个比较大的文学流派,由一群自由主义作家组成的,多数是学院派,代表人物比如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他们赞扬了人情美,人性美。沈从文的小说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和经典,他的小说有诗意,又具有散文的韵味,即便写实也带着象征主义的意蕴。

对沈从文的认识,多数定格于一幅依山傍水的“湘西”画面,以及他笔下那些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沈从文“身上流着苗、汉和土家各族的血液,还有特殊的军人身份,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他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去看中华民族在长期受欺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伤痛,和中国的变化。”

他写的这种变化常常是以乡村和城市为对比写的。在写乡村的时候,往往是刻画美的风景和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是想倡导一种乡村文明,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此来丰富乡村文化。

这也与它的派别有关,京派小说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文字,水仿佛是一个永远不断的线索,贯穿在整个故事中。老船夫和翠翠家旁边的水,浅而清,吊脚楼旁边的水,深而广,赛龙舟的水喜而闹,这些优美的景色如水墨画般涌动着。但沈从文也有隐忧之处。在《边城》中白塔的倒塌,碾房的物质诱惑,以及老船夫的渴望,都表现出在乡村中城市的侵入。

而沈从文笔下的城市,是与乡村景象不同的。在沈从文笔下的城市是繁华的但又是虚假的。如在《八骏图》中”八骏,指的是八位教授,他们有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史汉学家、六朝文学专家等。作品中说他们外表上老实厚道,总探讨着与他们身份相符的事,但这些与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冲突着。作者通过教授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满口道德的虚伪。在第八个教授周达士给妻子的信中写了那些教授们的病态,批判其他教授的虚伪,但最后自己却被一位女子的图画迷住,给未婚妻的信中说,自己生病了,要过几天回去。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在这些方面,流露出在当时导致城市生命力欠缺的“阉寺”性。沈从文这样解释道“寺宦观念”,“都市的智者用有‘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无形地捆绑住自己,束缚与压抑自己,以至于失态,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圈中。”

沈从文不站在政党的角度,商业文化的角度去写乡村或批判都市,而是站在人性的立场。

这种对待都市的态度,对比起源于上海19世纪30年代的流派可以看出差异。30年代的海派也就是“新感觉派”,主要以描写都市文明为主,揭示都市的病态。他们一边是恐惧,一边却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心主动的迎合。有效仿日本的新感觉派的痕迹,日本的新感觉派以衡光利一为代表,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边城》中鲜明的地域性

首先,《边城》中的独特的湘西自然风光是像水一样时而安静时而灵动的。像在《边城》中写到“深谭中为白日所照应,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的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这样池边绿树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城市的喧闹形成对比。也可以看出沈从文对古典文学的借鉴,语言文字是文白交错的。

另一方面是对风土人情的描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人情。湘西中的人是开朗热情、纯朴善良的。如在老船夫渡别人过河时,别人给他钱,他不要,但为了让他们安心,他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上等的烟草,一扎一扎挂在自己的腰带边”这样的举动,让读者感到很生活化,并且有一种浓浓的地域特色。后边紧接着写到“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首先看到“缸”这一词,会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平常我们喝茶,不会用缸来作为容器,这样就写出了乡村人的豪爽,但一点都不失大雅。这正是都市里所没有的现象。

再次,是湘西的巫术之风和敬鬼神的风俗,在顺顺给他两个儿子取名中体现。“因为在两个儿子很小时,就明白大儿子的一切与自己相似,却稍稍见得溺爱第二个儿子。由于这点不自觉的私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天保的人事上或不免有龌龊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

《边城》中的乡村,由于端午节而变得热闹,这也引出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很简单地敲起来”这便是第一次端午节,也是引出翠翠和二老初次见面的一个背景。两人初次见面,翠翠内心已经有了一些涌动,既羞涩,又有强烈自尊心。

“四只朱色长船在潭中滑着,龙船在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豆绿色”。这是第二次描写赛龙舟的情形。也是翠翠对二老注意的开始。在这个事情上翠翠是很有自尊的,她不希望别人对她有什么行为。这与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她没有朋友,身边只有疼爱她的爷爷和一条小黄狗。所以,他面对二老有点惊慌失措。她与《三三》中的三三有所不同。三三虽然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孩,但读她的故事时没有像翠翠那样悲伤,三三从小跟着母亲在碾房中,碾房中有来往磨米的人,因此三三接触的人也多了。

“到了十五晚上城中舞龙耍狮子的兵士,还各自的肩膀,往各处欢迎炮仗烟火”。这是第三个端午节场面。在这个端午节,翠翠内心想着是见到二老,在与爷爷一同前往的时候,她问了一句“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问这句话是无意识的,因为二老在青浪滩。所以由此可见,翠翠还是对二老有好感。但当老船夫问起关于这件事时,她却又否认,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

第四个端午节的热闹场面没有描写,只是一笔代过。这也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关。因为经过几次的见面,大老二老和翠翠都已经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翠翠也已经长大,老船夫在考虑翠翠的婚事,大老二老也在想如何提亲,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最后想说的是,地域特色所体现出的文化。在我看来,作者借写端午节的意图,来传播一种文化,一种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文化。他“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文化,一个区别于政治经济的抽象的概念,沈从文把个抽象的概念具体成白塔碾坊,更好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三、悲剧美

悲剧渊源于古希腊。悲剧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但其合理的意愿、理想、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边城 》中的结局,是悲剧,但不凄惨。书中的每个人物也没有谁好谁坏之分。

这里想探讨的是小说的结尾。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是一个以悲剧结尾的小说,导致这个悲剧的发生是什么因素?

首先大老的死让二老渐渐疏远翠翠。因为二老觉得大老的死与老船夫有关,所以二老没有像以前那样对翠翠一家人热情,不会再为了让翠翠去看赛龙舟,而去请别人来守渡船。

第二与老船夫也有一定的关系。老船夫在小说的前半部分给人的印象是大方朴实,尤其在他渡船时的表现。而且在翠翠的事情上,也是为翠翠着想。但是从这个悲剧的产生来看,老船夫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翠翠的感情事情上,老船夫总是想把翠翠介绍给大老。从“顺顺是个大好人,大老爷也好”,“假若大老让你做媳妇,请人来说媒,你愿不愿意?”。这些意向也暗示了二老与翠翠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小。在端午过后,老船夫还经常到顺顺家去打探大老的意思,这都表明了老船夫对大老的喜爱。

在大老死了以后,二老乘坐老船夫的船。心理活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他想“只是老的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这一心理描写,写出了二老责怪老船夫,也注定了结局。

老船夫对碾坊很在意,他一心想等二老掌管了碾坊之后去守碾坊,让二老对他很反感。也促使了悲剧的发生。

四、象征主义的手法

若一个事物,或现象不容易刻画描绘时,就要换另外一种与之内涵相符的事物或现象来替代,替代的事物称之为意象。《边城》中“碾坊”似乎暗指都市文明的入侵,“白塔”暗指乡村文化。

说到碾坊,还需要提到老船夫。老船夫在整个小说中是很在意这个碾坊的。文中的爷爷已经渐渐的受到了都市的诱惑。在文中“老船夫对于水碾子原来就极有兴趣的”说明了老船夫心里的渴望。老船夫心中的希望,凸显出碾坊已经不再是一个真实的事物存在,而是隐隐约约的成为一种从外来传入的物质诱惑的象征,这个意象的出现说明了,这样碧水青山的乡村慢慢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入侵。

而白塔的出现,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乡村纯朴的象征。篇头描写的白塔是矗立在山上的,显眼夺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塔坍塌了,其背后坍塌的是一种精神,一个乡村的纯朴。同时作者的隐忧也随之而出现,一种具有区域性的风俗,人民淳朴的精神会随之而去。在隐忧的同时,作者出现了一种期盼,期盼那座白塔可以回到原来。

乡村的人们,不像先开始的时候,内心像白塔的颜色一样,纯洁而美好。但白塔倒塌,难免会粘上一些不可避免的灰尘,让人心中有介怀。 毕竟,写错的只是一小部分,还可以改正。如同白塔一样,人们后来去重建白塔。他们一定会想:还好,幸好根基没有损坏。这样人们心中原来那份美好也重新回来了。

总之,一支湘西曲,看尽《边城》美。一座茶峒山,尽显乡村美。水过池边树,带动地域美。身处其中景,风土人情美。寄牵挂与远方,心愁悲,杳不清那人何时归,却画悲剧美。寄期盼与未来,独思量,想不明那景何时还,却道意象美。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沈从文.边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前处理对速溶咖啡中多菌灵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 下一篇:乐平古戏台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