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13 05:13:41

基于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已发生改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重要资源,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自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也例外。核心人才流失对事业单位来说就是巨大损失,非常不利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事业单位想要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环境,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利用人力优势增强竞争力。但国内很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管理效能发挥不明显。事业单位应积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将针对性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引言

人是事业单位基本组成单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离开人力资源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经营目标的实现都将无从谈起,只有在稳定人力资源支持下事业单位才能发挥社会效能,担负社会责任,实现经营目标。然而实际上,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管理机制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完善,这非常不利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为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驾护航,毫无疑问人才是事业单位宝贵财富。而事业单位只有通过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才能使人力优势得以发挥和体现,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利润。通过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仅能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而且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解决事业单位内部矛盾,是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基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及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招聘、甄选、培训、报酬、考核、激励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石,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整体运营实力。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二、当前国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事业单位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事业单位来说,人才流失就是巨大的损失,而且一部分核心人才自身携带着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掌握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和技术,倘若这部分核心人才流失,便可能造成核心技术或机密的泄漏,其后果不堪设想[1]。另外,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阶段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如:培训费用、招聘费用等,人才流失后事业单位投入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将付之东流。此外,在新的经济环境和事业单位发展环境,也在迫使着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2]。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多停留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老思路当中,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发挥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不仅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且缺少详细管理计划,绩效考核机制缺失,没有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甚至一部分事业单位认为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影响。这些错误观念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中漏洞百出,管理效能发挥受到局限。

三、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在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若想发挥自然人力资源优势,开发员工潜能,提高经营效率和水平,应构建一种基于员工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使人才配置结构趋于合理,使员工找到合适的岗位,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利润。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事业单位人才选拨和考核依据的主要是绩效和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力[3]。因此,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要构建胜任力模型,对员工胜任力进行测试,并对测试进行合理评价,明确员工工作能力,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判断员工岗位能力及是否能在该岗位取得成功,进行岗位定位,使所选员工具备符合岗位需求的胜任力。

(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制度支持,所以事业单位要转变管理观念,基于事业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持,使相关部门能以制度为依据协调工作。但制度制定中必须确保制度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考虑到员工个体感受。不合理管理制度不仅无法起到有效制度功能,反而会激起员工不满情绪,影响工作质量。

(三)合理构建绩效考核框架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任务。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若想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工作能力,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体现,必须采取绩效考核措施。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构建一套合理的绩效考核框架,对员工工作效率、工作业绩、工作效率、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采取激励措施。考核指标设置要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要基于不同岗位要求制定不同考核标准。激励方面要坚持奖罚结合原则,进行科学激励,对优秀员工应给予奖励,对无法正常完成工作的员工适当处罚。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想要发挥优势,稳定发展,适应新经济环境,离不开稳定的人力资源。因此,事业单位要进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思路,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再红.论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1:44-45.

[2]孙北梅.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4,11(14):132-136.

[3]王定安.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3:221-223.

上一篇:浅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下一篇: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