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7 03:21:56

浅析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院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需求,加强医院管理刻不容缓,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内部控制也有了重大的发展与突破。内部控制的建设减少了疏忽、违规、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医院的“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第一、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健康发展。但是本人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与社会调研,发现内控在医院的管理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在内部环境上、制度的制定上、运行过程中的沟通与牵制上、事后的监督与反馈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瑕疵,这些问题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并且阻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所以我想有必要加以浅析,以此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内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引言

医院作为具有双重职责的社会经济实体,一面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一面担负着创造效益、节流开源的职能。双重责任让医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在如此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不能只顾跑,还要稳步的走,所以查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来适应外部的发展是医院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医院的内控管理是上述问题解决的最佳答案。

一、目前许多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尤为重要,医患和谐,共建文明医院更为重要。但是受到市场竞争的严峻、利益的驱使,作为上述经营活动的检测手段之一―内控管理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1.内控环境欠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内控要有健全的制度、科学的编制手段,并且在业务层面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但是目前许多医院管理层关心的是技术的过硬、设备的先进、经营的扩大、利润的提升,却忽略领导的参与、内审的有效、业务层面的督促。管理层往往认为内控只是表面空架子,实干才是硬道理。理念上的欠缺与环境上的欠佳导致内控从最根本上失去了援助与保护。

2.制度有待于更新与完善

我们知道制度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内控制度的制定是内控运行的依据,也是内控检测的准绳。但是我们纵观医院内控制度的制定,可以看到辐射面狭窄,只停留在财务业务层面,没有辐射到经营业务的全方面,特别是在风险管控上,更是寥寥无几。辐射的深度也居于表面,没有大尺度的奖罚,激发不了员工潜力的释放与能动性的发挥。如责权不清、奖惩不一、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这样使内控流于形式,失去作用。

3.部门之间缺乏牵制与沟通

内控的作用不仅强调的是监督与约束,同时也强调了协调效应的发挥。在医院,部门多、人员分布广、管理复杂、责任重大,所以协作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应该是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恰恰相反,各个部门之间由于利益和责任的关系缺乏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信息不灵、各自为政,有了责任相互推诿,有了荣誉相互争夺,门诊与病房、各个病房相互抢病员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述现象影响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同时也给医疗诊治环节带来了风险。

4.内审缺乏独立性

内审部门应该对医院的内控的设计与执行的状况进行跟踪与检查,其约束行为不但作用于基层与部门,同时还作用于医院的各级领导,即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但是目前多数医院不是内审机构,或者内审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并且两个部门无论是在岗位的设置上还是在人员的配置上都有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内审机构在其工作的质量上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如预算的失效、经济案件的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都说明了监督的弱化,内审的无力。

二、针对当前上述问题应采取解决的对策

针对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并加以解决:

1.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控要想顺利地开展,必须有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来适应外部瞬息变化的市场,这是管理层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信息通畅是内部环境有效的关键,所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软件及时地掌握医院内部经营动态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如目前有的医院将医疗HIS软件与财务软件有机结合,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益,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更达到了数出一家,信息共享的效果。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内控制度

我们在看到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重要手段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文明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过去的古老的内控制度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构建医患和谐、文化和谐、共同进步发展的医院内控制度是刻不容缓的。如大尺度的激励机制、严格的处罚条例、文明的医院文化、有效的考评与监督等等,同时制度的建设应该本着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原则,这样使制度推动内控的运营有效,内控的运行有制度的保障。

3.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讲的是集体的力量无穷,孤军作战则事倍功半。医院各科室之间、各部门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使医疗技术有个新的提高。如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疾病的并发症同时进行内外科专家会诊等等,另外医护人员应该以生命第一、责任第一、患者第一、满意第一的理念去工作,医院在制定激励政策上也应引导医护人员向这方向靠拢。再有通过各种教育宣传工作,让全体员工懂得只有医技提高了、患者满意了、全院的收益提升了,个人的收益才能与之提高,只有全体员工处于动态的齐心协作的状态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质量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4.强化内审的执行力

以上活动最终的效果应该用监督来说话,所以医院的内审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内审机构有效的前提应该是独立、公平、合法。所以确保内审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协调性是提升内审机构执行力的前提。内审机构应该在全面审核的基础上重点审核医院的收入、现金、往来账、基础设施、设备等重要环节。并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与上报。

三、结语

总之医院内控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有个过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共同的努力。我们相信完善的内控体系、健全的监督机制、畅通的信息管理、和谐的医院文化将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柴文秀.浅析医院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

[2]郭素梅.浅谈医院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5,02.

上一篇:新形势下磷矿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东亚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