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时间:2022-08-13 03:55:11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在基础治疗上为对照组患者配合乌司他丁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配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患者57例,治疗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治愈患者35例,治疗有效率为564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92-02

在临床上,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这种病症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预后也是各不相同的[1]。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可以自行好转,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的话,就很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因此这种病症应该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2]。在本研究当中,我院为了研究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特对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并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这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457±24)岁。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为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在所有患者当中有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1例,酒精性胰腺炎患者45例,其余患者18例。所有患者都不存在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也没有重要的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没有药物禁忌。分组以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在治疗前为患者禁食禁水,保证患者持续性的胃肠减压。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和胰液分泌,为患者进行补液,以此来维持患者的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可以采用预防性抗生素,为患者采取解痉镇痛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配合乌司他丁予以治疗,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100kU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隔八小时进行1次;为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配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加入低分子肝素5kU,进行皮下注射,每隔十二个小时进行一次。

13疗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了,且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淀粉酶也基本上恢复正常,低脂饮食没有不适感,则说明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但不明显,体温和血象有所恢复,淀粉酶也有所恢复,低脂饮食稍有不适感,则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种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或者有加重的迹象,则说明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当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数值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比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患者57例,治疗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治愈患者35例,治疗有效率为564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

3讨论

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机制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关于急性胰腺炎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胰腺小叶内动脉因为痉挛等原因造成了患者的血流变缓,从而引发了微循环障碍,而这也为抗凝药物的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3]。在本研究当中,我院主要是为了研究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因此选择乌司他丁药物进行对比研究。乌司他丁是一种典型的Kuniz蛋白酶抑制剂,这种药物对于胰蛋白酶的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确实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从本研究的结果当中可以得出,同等基础治疗之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乌司他丁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治愈患者57例,治疗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治愈患者35例,治疗有效率为5645%。这说明,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低分子肝素抗凝具有更加乐观的作用。而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这里也可以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自身感受当中得到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选择性Xa药物,主要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得出,其分子量小,凝血因子Xa的作用强[4],具有较强的生物利用度和促进纤溶的作用,作用于机体,可以有效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功效,且不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其他功能产生干扰作用[5]。且由于其对血小板的机能和数量影响不大,药物安全性高,不需要连续进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当中将低分肝素抗凝治疗运用到临床当中,主要是想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和理论依据。而国内外有很多研究和文献在其结论当中也指出,抗凝治疗对于急性胰腺炎而言具有很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与相关研究不谋而合,在相互印证彼此结论的同时也充分地肯定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这种病症当中的药用价值。最后,笔者大胆猜想,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进行联合,可能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笔者将会在其它研究当中做出进一步的证实。总之,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在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肝素抗凝治疗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邱氟,吕新生,黄宇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4,04(05):369-370

[2]谭向龙,王世斌,姚咏明,等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24(10):3627-3628

[3]焦华波,乔治,谭向龙,等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03(12):692

[4]刘斌焰,闫军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02):2591-2592

[5]吕新生,潘小季,艾宇航,等低分子量肝素和甘遂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45(05):325-326

上一篇:胃穿孔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