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3 03:42:31

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对于唤醒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阐明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多种形式,并指出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形式;问题;创设;评价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对于唤醒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多种形式,创设情境

1.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该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2.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案例2】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桂林两大购物中心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了促销活动,一家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一家实现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划算?

这问题一提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3.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人为本,创设评价教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案例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对于此题,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2(k-1)]2-4K2([)≥0,从而得k≤0.5。对子这样的解答,教师本来准备这样评价:你把k=0这个条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律。但这样的评价显然缺少启发,于是改为如下的评价:你已经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当k≤0.5时,能否k=0,为什么?这一评价内容的改变,既增添了鼓励的成分,又指出了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显然较原来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5.画龙点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案例4】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需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世界观。

(3)情境创设要体观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突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5)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情景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初中数学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尤其显著。情境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因此应该积极对其进行研究,以改进情境教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音乐学科之兴趣 下一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