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时间:2022-08-13 03:12:34

【摘要】任何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举证时限制度当然也不例外。根据掌握的有限资料,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价值在于实现程序公正,保障诉讼效率。举证时限的提出,对当事人...

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摘要】证据为正义之基础。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举证时限制度则是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证据一章中新增了举证时限制度。文章在总结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功能,以期为举证时限制度的再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举证时限;程序公正;诉讼效率;新民事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93-01

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具体地讲,举证时限制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期限,即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诉讼法上的期间,当事人应当在此期间内尽最大能力提供支持其主张的证据;二是后果,当事人若在此期间内不提供或者不能提供相关的证据,则产生诉讼程序上的法律后果,即该证据不为法院所采纳,失去其证据的证明效力,当事人将因此承担对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价值

任何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举证时限制度当然也不例外。根据掌握的有限资料,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价值在于实现程序公正,保障诉讼效率。举证时限的提出,对当事人举证责任从时效上加以限制,避免了举证责任的泛滥和随意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审判的公正和效率,有助于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办案的效率;举证时限制度的提出,能促使双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尽其所能提供证明自己的主张,从根本上保证了他们能就抗辩对方的主张和证据进行充分准备,防止在法庭审理中出现突然袭击,而致对方处于不利的诉讼境地。

(一)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

公正是法律所追求的首要和基本价值。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平等的诉讼义务,且有平等的参与诉讼的机会。实体公正是指裁判结果公正,主要体现为事实认定真实和法律适用正确。其中,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前提。举证时限制度要求双方当事人在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间内提出主张和证据,从而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平等的诉讼机会和反驳机会,有利于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实现,并进而实现实体公正。

(二)举证时限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对故意拖延诉讼的规制,有效地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避免了法院重复开庭而扩大的诉讼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审判的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显然符合诉讼效益的要求并能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实现。首先,举证时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庭后新证据的提出,使法院在稳定的证据集合体的基础上一次开庭集中审理,就能达到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目的,及时审结案件,不但节约了物化成本,而且提高了审判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实现了诉讼效益。其次,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对随时提出证据的限制,使诉讼程序一次性经过,减少了不必要的程序重复,同时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开支和司法资源,客观上提高了法院解决纠纷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诉讼效益。

二、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功能

(一)确立举证诚信及效率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34条就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法律效果予以明确,即对当事人而言,凡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者,就丧失举证权利,同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对法院而言,凡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官不组织质证,仅以对方当事人同意后证为例外。在这样的情形下,新证据的范围是不确定的,划分新证据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提出所谓的新证据往往成了当事人在诉讼中恶意搞突然袭击,拖延诉讼的手段,不仅给当事人造成诉累,使其利益受损,而且浪费了审判资源,降低了审判效率,使法院的威信严重受损。

(二)平衡诉讼当事人及法院诉益

因当事人自身原因未在举证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再审中因新证据而被发回重审或改判的,作出了两点处理:一是不将原审定性为错判;二是赋予一方当事人请求提出新证据的当事人负担因重审或改判而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的合理费用,以及相关扩大的直接损失。其目的在于实现两种诉讼的平衡:其一是法院内部诉讼利益的平衡,对原审法院在原审阶段所掌握证据基础上所形成裁判的正确与否,不得以二审或再审出现的新证据作为评判标准,这符合真理是相对性与绝对性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其二是当事人间诉讼利益的平衡,一方当事人之所以享有对提出新证据当事人的损失请求权,是因为新证据提出者主观上有过错对无过错当事人所受损失予以补偿,体现了民法公平、正义上的精神。

三、结语

我国民事诉讼有关举证时限的立法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每次否定都是在前次基础上的扬弃,正是在这种不断否定之中,举证时限立法向前发展。然而,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仍有完善的空间,对我国举证时限立法得到再完善,是学人和实务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研究 下一篇:论租赁权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