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

时间:2022-08-12 10:34:17

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

摘 要:本文以开放型物理课堂的概念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简单阐释构建开放型物理课堂的重要性。最后,从开放教学氛围、开放教学过程以及开放教学关系三个角度详细阐述开放型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

关键词:开放型 物理 高中生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知识讲解与强化训练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导致高中生认知过程的弱化,从而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生硬干涩的被动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打折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高考的不断变革,开放型物理课堂应运而生,成为新课改体系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一、开放型物理课堂

开放型物理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开放、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启迪高中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积极合作、大胆探究、主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一起享受探究的兴奋、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高中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有助于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与提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构建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一个宽松、开放、自由的探究环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轻松的愉悦心情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帮互助、合作探究中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课堂效率。其次,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通过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升高中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高中生在“同舟共济”和“荣辱与共”中体验到物理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又能够激发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最后,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功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也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三、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1]。

1.开放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才会高涨,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物理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传统物理教学忽略了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过度强调认知结果的知识传递,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限制了高中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清除以往课堂教学的“清规戒律”,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精心设计物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主动为高中生的大胆探究与积极合作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开放平台,让高中生在无拘无束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发散思维中积极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学者吴洪成也认为“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2]。

例如,高中生对青春洋溢、个性张扬的歌曲非常感兴趣,一听到歌曲就会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因此,在对加速度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歌曲《加速度》作为导入新课的个性化方式。由于歌曲《加速度》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关联性较差,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就用多媒体播放,尽量不占用课堂时间,播放歌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兴奋状态。《加速度》不但能够缓解高中生紧张压抑的神经,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使高中生在大脑处于兴奋之时就进入物理学习的状态,从而使物理教学走向最优化。

2.开放教学过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果说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和高效学习成为可能,那么,教师还需要开放教学过程,并将探究过程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归还给学生,甘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学习的主人。物理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简单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在生吞活剥中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物理知识的活学活用,课堂效果自然很难提高。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猜想假设、实验设计与操作、收集分析证据、评估交流等探究活动,在学生经历探究物理问题过程的同时,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科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是开放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高中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之鱼”获得“生命之水”的最佳途径,能够让物理知识“活”在学生的心中,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拓展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动手。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让高中生感知加速度的神奇魅力。在钩码牵引小车和纸带运动的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就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由于各点之间距离较小,以5个点为一个组合(相当于0.1秒的时间间隔)进行研究,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每个组合之间的距离差就可以获得小车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以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让学生在边学边实验的过程中对加速度的概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结束语

教师积极探究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主动为高中生寻求一条人性化、科学化的认知途径,不但能为高中生创设开放自由、轻松愉悦的物理学习氛围,还能引导高中生在积极合作、大胆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通过开放型高中物理课堂的科学构建,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1] 莫雷、张卫,《学习心理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6页

[2] 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1] 张鹤《营造开放的物理教学课堂》《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年10期第9页

[2] 周立强《对开放性物理教学的几点尝试》《物理通报》2006年第3期第12页

[3] 张聪《开放型物理教学模式初探》《物理通报》2000年 第6期 第24-25页

上一篇:帮助农村高一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下一篇:给学生有做梦的时间 让他们拥有一双"隐形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