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注葡萄糖酸钙致局部组织坏死一例报告

时间:2022-08-12 09:37:17

误注葡萄糖酸钙致局部组织坏死一例报告

钙离子静注临床上多用于急症病人如过敏性疾病、低钙抽搐等,但若不注意,药液外渗可引起局部坏死,临床时有报道。但局部注射葡萄糖酸钙引起组织坏死,实属罕见。我院曾收住1例误注葡萄糖酸钙致局部组织严重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因“左上后牙疼痛”在诊所(非口腔专科诊所)行26拔除术。护士在准备品“盐酸利多卡因”时,误抽“葡萄糖酸钙”。医师实施左侧腭大孔注射,患者诉注射时疼痛难忍,拔牙术时疼痛未能减轻。拔牙术后护士发现误注“葡萄糖酸钙”,未报告医师,及时给予任何处理。次日患者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出现水泡、基底部苍白,数日后变暗紫色,注射中心出现结痂,局部组织坏死。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无效,1周后局部粘膜逐渐坏死脱落,骨组织暴露。遂来我院就诊。

专科检查:26缺失,左侧腭大孔处约1×1cm粘膜缺损,骨组织暴露,骨坏死,粘膜边缘完整,余未见明显异常。

完善相关检查,制作腭护板,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去除死骨、腭粘膜瓣转移修补缝合伤口,切口内填塞碘仿油纱条,戴腭护板保护伤口。全身给予抗感染及支持疗法,每日清洗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和创口清洁。术后10日抽除切口内碘仿油纱条,创面很快由肉芽和上皮组织所覆盖。术后第14日拆线,伤口愈合较好,创面逐渐变小,30日后痊愈。

2 讨论

临床患者经常因补钙、抗过敏等治疗而静脉输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输入过程中时有发生药液渗漏出血管外,漏入皮下,导致注射部位出现肿胀,皮肤发红、发紫、皮疹、疼痛、蜕皮,甚至出现蜂窝组织炎、皮肤组织坏死等现象。

钙离子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其机理是10%葡萄糖酸钙属于含阳离子的高张溶液,当注入皮下间质内,高张溶液破坏了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的平衡。细胞的传送机制受损。因细胞内液增多使细胞死亡。其坏死的病理变化[1]主要是细胞内溶酶体破裂释放出大量水解酶引起的自溶改变,与机体死亡后的自溶机制相同,但不同的是坏死发生在活体内,坏死组织引起周围组织反应,如充血、出血,炎症反应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局部损伤的反应为炎症[2],钙盐引起的组织损伤可导致某些炎症介质的释出而发生相应的渗出过程。有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引起组织坏死植皮方能痊愈[3]。及时识别坏死组织对临床预防感染,防止病情恶化,采取正确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此病例考虑其原因有:(1)护士责任心不足,未能严格执行药品核对制度。(2)护士没有临床经验,对钙的危害知道太少,发现误注,未立即通知医师。(3)医师发现误注,未能及时恰当的处理,给予补救措施。

3 教训分析

(1)责任心是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一丝不苟,绝不能草率行事。(2)护士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要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高度重视钙离子误注的严重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3)医务人员要诚实守信,发现错误,及时应对,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4)规范医师执业,严格禁止超范围跨类别执业。

参考文献:

[1] 苏宁.病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2-16

[2] 武忠弼主编.病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0

[3] 龚维玲.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与防治.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30

上一篇:42例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分析 下一篇:高考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