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活让品德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08-12 07:42:57

多彩生活让品德课堂更精彩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真正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

1充实内容,变灌输为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对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作适当调整,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来充实教材。”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重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如教学《主动做家务》时,我并没有照搬书本内容,而是录制了现实生活中孙晓蕾同学在家中做家务的片段作为切入点,创造性地整合了教材内容及活。这样,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如教师在教学《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过程中,以资料库的形式展示花、草、树木的作用,学生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自主地查找这些资料,从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明白了为什么要爱护花才树木。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参与活动,强化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要求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品德课堂是学生品德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其形式主要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如在教《变废为宝》时,我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用卫生纸中间的空心卷加乒乓球做成娃娃;用饮乐多瓶子做成传话筒;废纸条做成笔筒等。学生在快乐制作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可见,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

3回归生活,升华道德情感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社会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社会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决不可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开来学习道德,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真正舞台在课外,真正丰富有效的教学是在下课铃响起开始的。如在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学生被学校工作的人们的辛勤付出深深感动,课后我让学生为他们写一张贺卡,学生纷纷写下了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尊敬。因此,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自由选择的状态下进行价值建构。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完善自我,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品德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上一篇:初探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下一篇:增强实践性,让学生爱上语文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