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会计中的情境教学

时间:2022-08-12 05:45:52

浅谈管理会计中的情境教学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管理会计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其次从创设情境――运用情境――体验情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情境教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最后对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情境教学; 发现学习理论; 教学效果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通过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等职能,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将其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更要学会将其运用于实践。针对本课程的这些学习目标和要求,教师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诱导其以当局者的身份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在管理会计中运用发现学习模式和情境教学的意义

发现学习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知识的获得不应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使学生主动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而获得知识。

发现学习理论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在管理会计中,运用发现学习理论,实施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机械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运用,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教学情境设计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是“教”与“学”实现充分互动的方法之一。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学情境具体化。根据情境在不同教学环节的体现,情景教学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的章节开始讲授时,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备课充分的基础上,巧妙地设置导入情境,使学生置身其间,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这一章时,联系大学生就业,可以进行如下情境创设:假设大学毕业后你开始创业。据你收集的相关资料,每件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等合计为20元。开业之初,生意不是很好,恰在此时,一客户过来洽谈,且订单量在企业的生产能力范围内,你喜出望外,但该客户出价每件产品18元,小于产品的单位成本。那么,这个订单你是否应该接受呢?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接受,有的说不应该接受。此时,适时的引导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学完本章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这样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可以自然地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章的内容。

(二)运用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活动等来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性知识感性化,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如在介绍混合成本的分类时,对于其中的半变动成本和延伸变动成本两个类别,部分学生似懂非懂,且容易弄混。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多同学生用移动的“动感地带”服务,笔者这样来运用情境:基本月租16元,发送短信数量在120条以内时不收费,每多发一条收费一角;拨打本地电话,每分钟两角钱。将发短信和打电话分开来说,哪一种是半变动成本?哪一种是延伸变动成本呢?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再让某位同学来回答问题。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既能使抽象的理性知识生活化,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

(三)体验情境――强化运用能力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案例来强化运用能力。如在学完变动成本法后,可以“北方电讯公司对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加以讨论,以充分理解变动成本法,强化运用能力。再如,在学习完责任会计后,可以“海尔的SBU战略”为基础,分析三大责任中心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理解内部转移价格实施的必要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不同,运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按照相应的标准分组,分别担任各种角色,来模拟现实,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内部转移价格学完后,也可以请四位同学,分别担任企业的两个内部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和外部市场中的买者与卖者,模拟企业内外的交易活动,使学生从当事人的角度领会内部转移价格的影响及其类型,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或者到企业进行实习,进一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管理会计中运用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管理会计中运用情境教学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给学生构建的,使学生能够以当局者的身份完成任务的一种环境。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应该更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应注重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通过任务的解决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情境教学应有“度”

1.围绕目标设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过分关注情境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得教学过程偏离教学和探究的目标。情境的创设必须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充分展示教学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创设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凑合的情境。只有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情境教学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反之,情境教学将流于形式,甚至起到反作用。

2.情境运用要适度

情境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过滥地运用教学情境,即注意情境运用的“量”。毕竟教学课时有限,过多的情境教学的设置,将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大纲中的重点内容适度运用情境教学,而对于简单的或者不重要的知识则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情境教学。

3.情境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情境教学要避免设置得过于简单,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又要避免设置得太复杂、不具体或者杂乱无章,使学生迷茫而无从下手。因为管理会计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其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相对缺乏综合处理能力。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应充分注重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教学情境,在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提高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贵杰,龙海红.管理会计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 严伟.浅析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139-140.

[3] 宗国柱.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互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61-62.

[4] 黄英.试论会计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70.

上一篇:基于能力本位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下一篇:潘序伦立信会计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