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8-12 05:21:47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严重不合理,不仅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问题,而且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矛盾。本文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入手,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结构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与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处于同一层级的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关系不尽合理,问题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全方位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90年到2012年期间,整体上呈现上涨的趋势。1990年,基尼系数只有0.35,低于国际警戒线,2003年攀升到0.479,2008年达到最高值0.491,接下来几年虽然有所回落,2012年仍为0.474。从基尼系数来看,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尤为突出、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比较明显。过去几十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论从绝对额还是从相对额考虑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关。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资源配置不佳。

三是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仍在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职工工资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是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推动因素,尤其是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政策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市场化改革促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从最初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后来市场化改革,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后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市场化后出现的问题。若没有制度约束,市场化天然存在着扩大收入和财富差距。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收入分配差距会不断扩大,加之在转型期,机制不健全,垄断行业凭借优势取得高收入,而社会底层人民只能拿到解决温饱的收入。市场化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更多的竞争性因素参与市场,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在市场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才不至于收入差距的无限扩大。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明显

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发展战略,造成了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结构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机会也不平等,金融资产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差距,这些都导致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三)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单方面推进过程中,政治体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革,政府部门没有做出相应的转型,政府职权没有做出重新界定,政府官员的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那么市场化改革就会背离初衷,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可能演变为一种“权贵的资本主义”,这只会导致少数人暴富,而不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中国的分配制度落后、管理漏洞和腐败现象不断呈现、财政税收政策失当等现象都与政治改革落后有关,要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同时推进。

三、缓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对策

面对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政府应该加紧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第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以治理灰色收入为重点,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灰色收入的增加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率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规范。同时对于收入分配关系必须加以明确,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劳动报酬形成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健全资源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第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既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必要前提,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同时要取消户籍限制,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步伐,提高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第三,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

第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还在于实现政府转型。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与政府转型滞后直接相关,没有政府转型的突破,改革难以继续,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也步履维艰。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为重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补充,加大政府再分配力度,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第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积极体制的基础,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重重,保障资金严重不足,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迫在眉睫。政府可以加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农村的保障性收入,以缓解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高培勇.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重在建机制增渠道[J].当代经济,2010

[2]余斌,陈昌盛.国民收入分配:困境与出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迟福林.破题收入分配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对于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的贡献 下一篇:浅谈网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