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12 04:56:20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摘 要:教育部高教司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目标,从而对高职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图式理论出发,探讨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手段、总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已有图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学科特色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993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也突出了“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2001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制定并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该《基本要求》在原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对“实际使用语言技能”的要求,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同时,也为引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如简单的打招呼、问路、购物、自我介绍等,遇到复杂的情况,他们就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口语课教学模式模式;而图式理论提供了一套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高职教师组织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图式理论与高职口语教学

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能力可以归纳为:一是“哑巴英语”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高职学生缺乏对语言的敏感性,即时的应变能力比较差。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原有语言能力的脆弱性即学生的语言基础差。众所周知,人们交流的前提是能够理解对方的话语。Anderson (1977)认为,“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转引自崔雅萍,2002)。一个人已有的知识被语言学家们称之为“图式”。

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e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organizational schemata)也称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语言图式指的是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的是语篇的主题、背景知识或常识等;形式图式即修辞图式指的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即体裁知识,比如寓言、故事、诗歌和戏剧等体裁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对高职生而言,他们的口语能力只需要满足日后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工作需要即可,所以相对而言,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在提高高职生的口语能力方面比形式图式更具有指导意义。而中国大学生在本族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他们常常会因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或对话语本身的不明白而引起理解的障碍。有调查表明:中国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交流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多出自目标语文化的缺失(胡仲文,1994)。Carrel(1988)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对背景知识了解越多,对文章的形式结构预测得越准确,就越是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王华等(2007)表示:“每个词语场的具体词语越多,学习者的心理词库和图式便越丰富,口语表达就会言之有物、自然流畅、恰当得体。”因此要切实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高职教师应该在增加和激发学生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上下工夫。

二、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众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图式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那么高职教师应该如何正确的利用图式理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

高职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创建新的图式。克拉申(1981)认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而这种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输入应具有以下特点:可理解性、趣味性。根据这一理论,高职教师要帮助学生创建新的图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证对高职学生进行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对学生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入,仅仅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针对高职生语音面貌差、语言基础薄弱的现状,高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较强、英文发音标准的优秀的国外英文绘本或故事,如“A very hungery caterpillar”、 “The lion and the mouse”等,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听多模仿,让学生感知纯正的英语语音,其中包括单词的发音、句子重音、强读、弱读、连读、同化及节奏等方式。要求学生在模仿时吐词清晰、口形到位,抑制母语和方言对英语发音负迁移的影响,使嘴与大脑逐渐协调起来,建立起新的口腔肌肉的运动模式,促使语音语调标准、地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录下自己的对话与原文录音进行对比,分析英语语音语调的规则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自己的发音。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动听的英文歌曲供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举措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语音面貌,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日常生活用语,帮助学生建立许多新的语言图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了督促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10分钟,让学生几人一组通过角色扮演或者独白的形式来表演所听的故事,并将学生的表现纳入平时的考核。

(二)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

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文化,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教师还必须向学生灌输关注其相关文化的思想。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西方文化的渗透,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图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网络、多媒体、幻灯片等向学生传输一些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通过一些直观的电影、歌曲、短片、图片等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常识、宗教观念、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

(三)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

在口语交际中,没有相关的图式知识是无法交际的,但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而不会运用也是毫无意义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进行交际,并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图式知识。激活的图式知识可使学生提前进入积极的准备状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就某一话题进行热烈讨论,这样,学生的口语水平就会不断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知识:

1. 关键词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进行交际时,如学生对谈论的话题不熟悉,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交际造成障碍。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关键词或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激活他们头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使他们能顺利交际下去。笔者在进行口语训练时,会对学生不太熟知的话题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通过关键词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帮助,学生头脑中相应的图式知识被激活了,同时参与讨论的意识也增强了。

2.运用多种口语练习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知识

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多种口语练习的方式以帮助学生建立语义图。如讨论一个话题时,教师可以运用“pair work”、“team work” 等形式对话题进行讨论、辩论。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利用其他同学所说的激发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并不断丰富其原有知识,(下转47页)

(上接40页)再经过整理和综合,构建出新的语义图。一方面,新构建的语义图促使学生输出口语,另一方面,再次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使原有知识不断扩充,然后再进行新的加工与重组,构建出一个更为丰富的语义图。它的建立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输出更多的口语,同时再次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如此会反复循环下去。语义图的建立,不仅拓宽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也为他们以后的口语输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拥有大量的图式并能成功激活,是成功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因此,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同时也应该帮助建立更多新的图式。

参考文献:

[1]Howard,R.W.Concepts and Schemata: An introduction.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1987.

[2]Scott,N.Helping ESL Students to Become Better Readers: Schemata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2001(7)P11

[3]廖淑梅,陈晓靖.图式理论与口语输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8):120~123

上一篇: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新课程 下一篇:巧用教学行为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