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

时间:2022-08-12 04:42:37

财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

摘要:相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许多软件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软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提出了在财经院校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些探索,主要为解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解决就业问题等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财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Exploration of the Finance&Economics Colleges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 Pengxuan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Huhhot010070,China)

Abstract: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lagging behind,when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Students learning Software can not find jobs,while software companies can not find the right people.In this paper,explore some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n the financial&economy college,mainly to address the students hands-on practical ability and help students to find a job in software company.

Keywords:Finance&Economics colleges;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一、引言

软件产业是我国一项新兴产业。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软件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并连续多年保持20%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亿元,同比增长31%。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教育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开始于80年代初,开始时主要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教育;80年代末,在一些重点高校中开设了本科层次的软件工程专业。目前,我国共有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开设有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不下七百余所。

虽然,每年有大量的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学生毕业,计算机软件毕业生还是抱怨工作难找,而且软件公司也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此种现象或许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但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与软件工程实践的脱节无疑是最主要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验实践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和潜心研究,以适应软件行业的发展。

在财经类院校中建设软件工程专业较财经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如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来说,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上有待加强、教学模式太陈旧、实验室建设滞后几个方面。

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

(一)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在财经院校的大学术氛围中,把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理论及复杂软件设计的高级人才上,显然是不合适的。财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应以培养掌握应用开发技术为主的人才。因此,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地掌握软件基本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规范的软件设计及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体系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已建成20余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10余年办学历史。在这两个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经验与教育资源。在这些优势资源整合中形成我校特色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将基本理论、实用技术与开发应用结合起来。基本理论用来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是该专业教学的重点,放弃或减少基本理论课程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学生培养会有悖于“厚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原则,也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但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把专业理论课与实用技术课程及开发应用结合起来,形成有前后续的课程链条,让学生既能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够通过实践课程加深理论课程的理解。

2.以软件行业发展为导向,积极学习行业内新技术,新方法,并把新知识应用到课程中。同时邀请软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体系的设计,把企业最需要的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中。

3.省略应用开发、基于J2ME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和质量控制、软件过程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程群

(三)师资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现有教师在大型软件工程开发能力上有所欠缺,大多数教师没有商业软件开发经验,很少有老师们参与软件工程第一线的开发。虽然,少部分教师有“个人作坊式”开发软件的经历,但这不足以获得大型商业软件开发的经验。

在教师缺乏软件开发经验的背景下,对学生的教导多数为纸上谈兵,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

介于以上原因,对教师的培养应着重放在积累软件开发经验上。以下三种方式可作为主要培养手段:

1.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骨干教师送到软件开发企业中,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积累商业软件开发经验。

2.定期把企业中技术高管请到学校中来,以讲座或短期培训的形式培训教师与学生。请企业的工程师参与学校中的科研项目中来,把软件开发经验与先进技术带到学校来。

3.鼓励年轻教师考博士,跟先进地区的博导参与国家项目,提高自身水平。鼓励骨干教师作国际访问学者,把国外软件开发经验带到学校来。

(四)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专业应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依此为指导思想,构建多层次软件工程实验实践平台,包括有:

1.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实践。加大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如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实践比重,把实践部分单独及学分。这样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基础课实践的重视程度。

2.以学年为基础的学年综合实践。在每学年的结束,增加为期7至10天实践学期。在一学年的课程知识基础上,进行一次综合实践。主要为:在大一学年围绕程序设计基础,进行I/O端口等程序开发;在大二学年围绕数据结构结合算法设计,进行算法程序开发;在大三学年围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进行基于数据库软件系统开发。

通过学年实践,及时把学生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以毕业设计为中心的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在软件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流于形式。现在,下载毕业设计成为许多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第一选择。这样做学生将失去一次最重要的实践机会。由于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专业教师并不能完全跟得上软件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好毕业设计,可以引入软件企业先期做软件开发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同时做好毕业设计。

三、结论

软件行业的发展决定了软件工程教育必须贴近于工程实践。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把实践应用放在第一位,立足于自身,进而结合软件企业的力量,财经学院的软件工程才能在行业中立住脚,走的稳。

参考文献:

[1]陈旭东,卢苇.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8

[2]杨春亭,柳杨.借鉴国外模式探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J].计算机教育,2009,18

[3]宋海玉,李锡祚.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2

[4]刘征海.普通本科层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8,9

[5]张志刚.财经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6]贾宗福,齐新军.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

[7]伍轶明,唐新来.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软实力”的研究和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9,9

[作者简介]马鹏(1974-),男,内蒙古人,讲师,内蒙古财经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数据库应用、软件工程。

上一篇: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CAD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