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面对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拷问

时间:2022-08-12 02:49:28

职业道德面对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拷问

摘要:职业道德应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应有内容,但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考核就形成了的,这就导致职业道德鉴定处在“考”还是“不考”的两难境地。目前,在职业技能鉴定中注重职业道德提上了议事日程,探究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的注重职业道德的应对措施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鉴定;职业资格;双证毕业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9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指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依据我国劳动法,我们实行的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国家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国家指导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政府授权批准考核鉴定机构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等级式结构,国家职业资格通常分为五个等级。即: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级)。政府还规定了国家职业资格和社会上通行的其他专业资格之间的相互对照关系,以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相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道德,是被社会普遍承认的社会行为公共规则的集合,要求社会成员自觉而主动地认可和接受这种规则,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行为,没有功利成分。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第二,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第三,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第四,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第五,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第六,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第七,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第八,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一、职业道德应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应有内容,职业道德考核还须普适化、常态化、制度化

目前我国已对90多个职业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度,这些职业不仅技术性强、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而且覆盖面广、流动性大,因此,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别突出了职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课程考核是学员必经的“一道门槛”,“如果这道‘门槛’迈不过去,其他课程成绩再好也是‘白搭’,因为没有通过职业道德考试的学员将不能获得由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是,在国家现有的2 000个以上的职业和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中,除了以上这些把职业道德纳入了职业资格考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以外,其余的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就说明职业道德考核还须普适化、常态化。

西方国家对于很多的行业都进行职业道德的测试,他们管这叫执业资格。任何工作都要有执照或证书,而执照或证书考试是一定要涉及法律法规测试的,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如果测试不能通过,就算你的专业再好也拿不到执照或证书。就是说,职业道德已经法律化,无须再由人们主观去决定和判断从业者是否具有职业道德,而是法律要求从业者一定这样做,否则就会失去从业资格,甚至面对讼诉缠身。

二、职业道德鉴定难在何处

人的德行是不能通过“德考”去评价和确定的,但我们对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要有一些期望和要求,这就需要明确一些职业道德应遵循的规范和内容,并对这些规范和内容进行考核。

我们并不能改变德行有问题的人继续他的不道德行为,但对他在社会生存的职业道德行为要有一定的要求,并制约和控制他个人的道德问题。我们不是希望他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而是要求他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态度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容忍和接受一个人把个人道德问题延伸到职业道德当中,从而破坏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因此,国家高级营销师北京试点首期培训班把“职业道德”考试当成所有考试合格的前提条件,这样做有利于培养职业道德风气。但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考核就形成了的,这样就导致职业道德鉴定处在“考”还是“不考”的两难境地。所以,在职业技能鉴定中注重职业道德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的注重职业道德的应对措施

(一)在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诚心――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永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做法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院提出“教”一年,“管”、“养”三年,把教师的“教”和学生自身的“养”协调起来,把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调起来。学院上下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种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乃至精神气质的形成,不仅需要“教”,还需要“管”,更需要“养”。

要这样做,就必须改进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一是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时数,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时加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入日常专业课教学之中。三是改进德育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营造准职业道德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永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开设“诚信银行”培养诚实守信的人。每年9月1日新生入学,该院的学生即和学院“学生诚信银行”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在今后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履行“诚信银行”的6条规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个虚拟的“诚信银行”由总行、分行和支行组成,学院、系和班级的负责人分任各级银行的行长,“银行职员”由老师和学生干部兼任。

“诚信银行”有一套考评办法,学生签订“承诺书”后,每学年即可获得600分的基本诚信金。学生的诚信度评价分为4个等级,即A(850―1000分)、B(750―849分)、C(600―749分)、D(

“诚信银行”也有一套学生诚信金存、扣办法,该办法将学生的诚信分为4个方面,即“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和“社会实践诚信”,学生如果在某一方面有好的表现,则及时加分;如果有不好的表现,则减分。同时,该办法还和学院的其他管理办法衔接起来,进行相应的奖惩。比如,学生如果获得了学院和其他的社会奖励,获取了专业资质证书,或者其所在的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都能获得奖励分。三年之内,学生诚信金总额如果低于1 800分,将被视为思想政治不及格,不得毕业。

“诚信银行”对学生在校三年的各种表现作全程记录,并作为“教养”课程的考核成绩。这些办法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职能鉴定中将职业道德作为职业培训内容合情合理。但如果仅仅将职业道德作为考试内容,而不注重养成,未免过于牵强。

单方面在职业鉴定中进行职业道德考试,不是在要求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而是在破坏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典型的功利行为,只会使得社会更加功利和浮躁,不应该提倡。

(二)在从事职业实习实训期间培养学生的诚心――抓好职业道德的核心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实训、实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活动,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的感知。如通过到企业第一线的见习、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岗位职能、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内部管理控制和岗位业务处理过程,加深对职业全面了解,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实习阶段由于刚接触实际工作,学生会觉得兴奋、紧张、辛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与毅力,锻炼学生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到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敬业精神,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和锻炼。首先,学校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其次,上岗实习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在这种方式下,他们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团队意识等职业道德行为的锻炼和养成,逐渐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考虑安排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

(四)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加强对职业道德鉴定考核

从2003年起,凡是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的考生,都要求在原有的理论知识考试中加上职业道德考核。职业道德试点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能力。职业道德试点考核分为五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职业资格的五个等级。这种考核带有一定的量化,是在质量互变规律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上一篇:刍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范围 下一篇:Web 2.0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