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民幸福指数

时间:2022-08-12 02:42:15

一、国民幸福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幸福指数(NHI),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它不同于众所周知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后者强调的是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它体现的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最底层的物质需求,而NHI的提出体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在温饱层面得到基本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NHI的提出,根源于GDP的天然缺陷。近年来,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普通民众,无不对GDP歌功颂德,推崇备至。GDP诚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它问世的半个多世纪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空前的物质爆炸中潜移默化,GDP却不能跟上人类前进的步伐。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消耗,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对未来生存发展状况的担忧,促使更多的市民和政府官员将眼光投向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指标――国民幸福指数。

二、现实中的国民幸福指数

幸福是什么?恐怕没有有人能够说的清楚。即便如此,大方向是没有错误的。政策应当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以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为终极追求。幸福的测定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幸福指数真正能够编制成功并服务于政策的制定,尚需时日。即便是能够编制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幸福指标,由于幸福本身含义的复杂性和幸福含义的不断演变,加之不同区域和国家发展的严重的不平衡性,如何让一个软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将是统计工作者不得不慎之又慎的一个问题。

不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毕竟有一个国家坚持使用幸福指数,并因此获得了社会福利的全面提升。不丹国王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王室的尊崇以及地域和人口的限制,使得这一政策的执行近乎完美。在不丹,也许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家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普查,以王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同时成本也控制在政府可以负担的范围内。而这一切,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具有同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勇气,却万万不能盲目自信。

三、GDP与NHI的抉择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指标体系,过分依赖任何一个具体的指标都不是明智的选择。GDP至上论甚嚣尘上之时,我们有些地方政府的一条公路拆了修,修了又拆,结果,GDP是保住了,社会福利水平却没有得到半点提高,反而劳民伤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虚假繁荣。幸福指数可以作为一个补充性质的指标为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提供参考。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政府有能力、有魄力,当地居民素质又达到相当水平,幸福指数的编制将会是一个大胆而极有意义的尝试。

GDP作为代表社会福利水平的主要指标的地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动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却不可能轻易放弃不用。也许我们应当做的是,吸收幸福指数的理念,改进GDP的内涵和统计方法,在贫富差距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确保重点生产单位生产好的GDP,同时将环境成本纳入统计的范围。在这方面,绿色GDP等相关指标的提出和实践,已经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范例在现阶段,国民幸福指数的编制只能停留在参考、论证和尝试阶段。尽管如此,可以明确的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统计体系,都在为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不懈地努力。作为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体的一份子,也许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频发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经济体制转型、城镇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经济现象,不去天天抱怨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黑暗,兢兢业业,努力使自己获得幸福的同时,也为一个全新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胡鞍钢. 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指数[J]. 东方养生, 2011,(05) .

[2]李波. GDP:9%与幸福指数的距离[J]. 新财经, 2011,(02) .

[3]卢铿. 关注幸福指数[J]. 商周刊, 2011,(08) .

[4]王渝乔. 国民幸福指数构建的新设想[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8) .

[5]张洁. 浅议国民幸福指数与GDP[J]. 经济师, 2009,(02) .

上一篇:浅析黑龙江省构建东部煤电化基地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金囤种业:科技创新打造企业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