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12 12:36:57

构建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而课堂是主阵地,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能形成能力,终身受益,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粗浅做法。

关键词:探究学习 课堂 模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图通过自我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努力构建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探究学习的教学基本思路是: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是:

一、激趣引题,引导自学探究

此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设计好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切入口,如教学《论美》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探寻美、欣赏美,也在不断地创造美。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们的审美观念似乎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看吧,现在的人造美女,人造美男越来越多。据说,浙江的一少年想成为中国第一人造美男,实现和韩国明星李贞贤同台演戏的梦想。听到这些消息,我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惊讶之余,我在想,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一下“美”了。今天我们就随着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两道思考题。

学生听了这段话后,急切想了解培根关于“美”的论述,有了浓厚兴趣,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自然就主动地进入了自学探究阶段,而此阶段的目标就是要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因此,教者应把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读书,并记录好疑难问题,准备在小组探究中讨论、交流。当然,自学探究阶段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为后面的小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有问题探究、交流。

二、指导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学生在自学探究过程中,边学边探,解决了一些问题,而不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小组中,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探究、讨论。为了提高合作小组的效率,教师应指导到位。

1.分组要灵活。

合作学习成功,来自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因此,科学地组织好合作小组,合理安排好小组成员,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是组内每一位同学对自己的小组抱有深深的期待,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是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格等因素,把学生编成小组,分组方式要多样。小组成员一般由3—8名学生组成,最好是4人一组,还要注意男女搭配,因为来自异性的支持、鼓励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积极效果,也可以自由搭配。合作学习时,安排同学可以回头与后排同学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结合,或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不同,临时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组成之后,可由组员推荐或竞争产生组长,负责组内的协调工作。其它组员也应该分别担任记录员、报告员等工作。这样,保证在合作学习时,没有一个组员游离与小组活动之外,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学习中逐渐提高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但需要教师把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协调好,以免制造矛盾,影响学生情绪。

2.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合作学习缺少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结果合作学习成了摆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是要学生来钻难题、怪题和偏题,而是要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要讨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是可以解决的,如果问题太难,凭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那么学生会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问题太容易,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则开展合作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学习任务的确定,一定要难以适度,这样,才能是合作学习卓有成效。

3.有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时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支持。

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合作学习是无法开展的。由于合作学习的任务具有挑战性,学生完成这些任务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加之组内至少有四名成员,每位成员均应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至少要有10——15分钟。而且,这段时间还要相对固定,一般在自主学习之后。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频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一节课搞了三四次合作学习,每次讨论的时间只有2—4分钟,结果是课堂上忙忙碌碌、热热闹闹,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对问题作深刻的思考,合作学习就成了摆式,小组讨论便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的独角戏表演。这种合作学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误导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可有可无、哗众取宠的游戏。

三、组织讨论,扩大小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情况,结合学习目标,选好讨论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内容可以是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也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各组按序汇报;交流式,重点要让教师巡回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和答案的持有者们交流;辩论式,教师对汇报、交流过程中有典型意见的问题,要随时引导辩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得出一致意见,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不要强求一致,鼓励有创见。教师要做好沟通的工作,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理解读书、感情读书。

参考文献:

[1]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3]刘瑞芝.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上一篇:合理利用远教资源、优化小学识字教学 下一篇:在诵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