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初学者易遇到的几种假象

时间:2022-08-12 10:51:14

浅谈声乐初学者易遇到的几种假象

内容摘要:声乐是一抽象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诠释者要有良好的素养。假象是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易遇到的;而心理学的趣味实验和魔术又常常利用它来迷惑和误导人们,而产生幻象,所以,要真正学好声乐,还得研究心理学,这对声乐学习者认清问题症结,找到问题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假象 声乐 心理学

假象,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能使人产生错觉,所以懂心理学的人会以假象来大做文童。

在一个水族馆里,有一项特别有趣的鱼类表演:在一个水槽里,装有很多琴键一样的东西,有十条鱼在其间不停地穿梭。一会,训练师出来了,他大声地喊着口令:向“fa”、向“la”,这时,十条鱼齐向“fa”“la”键游去,并用嘴触动琴键,这是心理学的一个趣味实验。同样的,会做数学题的小狗等,也是利用人所听不见的高音来达到目的的。总之,利用视力范围和听力范围不同来设置陷阱,使人产生假象,而惊叹、信服于他们。

在商业方面利用假象,能有一定的利益,但是对于学习声乐的人,特别是声乐初学者,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的各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对声音的判断能力等都是相对欠缺的。这时期,初学者会一味地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演唱,并建立起一套“体系”。如果“体系”建立后,不及时纠正,他们的演唱之路有可能就会因此断送。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容易产生的假象主要有:

一、喉音就是浑厚有力的声音

浑厚有力的声音,是靠喉咙的适当下放,呼吸的正确支持而得到的;喉音,是歌唱中失去气息支持点,喉腔过于撑大,喉头的肌肉过分紧张,舌根用劲(或抬高),喉咙的开启不当等,而使声音留在喉咙里。喉音听起来会让人感觉紧迫、生硬、有其声而无其实、缺乏亮度、穿透力极差、无弹性不柔和。即“声音落在嗓子眼里了”,这样很容易使嗓子疲劳、嘶哑。

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的路兴国老师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树立正确的音响观念,做到用自己的耳朵辨别声音的好坏、对错;其次,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找到气息的支撑点,加强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声音靠前,下颚、舌根自然放松,掌握好喉咙打开的适度感,体会喉头的相对稳定,避免喉部肌肉的挤卡,使其自然、松弛,从而获得良好的共鸣;最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选用歌曲和发声练习。例如,多选用“舌尖”和“双唇”着力的辅音及在口腔前半部着力的元音进行歌唱发声练习,把声音部位从喉咙里拉出来送到口盖上去。选用弹跳音和快速音阶练习,也可减少声音在喉部停留的时间,使声音变得明亮、灵活起来。

二、颤抖音就是颤音

颤音,是由主要音与上下方临音快而均匀地交错组成,是花腔的华彩乐段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技巧;而颤抖音是音的无规则抖动现象,有人说它是发声中的痉挛病,它是常见但难改的发声毛病。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分追求音量和戏剧性的效果,而使得胸声过重、喉腔开得过大、气息冲击强烈或用力过猛,从而形成了颤抖音,它对声带危害极大。

华中师范大学的田晓宝老师的纠正方法是:控制喉头稳定,喉底有力地站住并打开,从听觉上有意识地控制喉头稳定,尽可能放下呼吸,把每个音唱得平稳柔和,甚至“直一点”都行,练习一段时间后,呼吸与声音有相配合的感觉,声音也就趋于正常了。

三、鼻音就是头声中的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是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扩大并丰富共鸣的必不可少的共鸣区域,鼻腔共鸣需要一定的空间,当鼻子内的空间被堵塞而不能让气息声波通过时,没有空间就不能产生共鸣,这就产生了鼻音,即因口腔或鼻腔受到阻碍使声音遭到闭塞后发生的。它给人一种晦涩、闷暗、缺乏力度及明亮色彩的感觉,既不通畅又传不远,也无表现魅力。

那么怎么辨别鼻音和鼻腔共鸣呢?著名的波兰籍男高音歌唱家让德·瑞斯克设计了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把两个手指紧紧地堵住鼻孔,可是不要捏住鼻子,而唱出来的声音并未有所改变,那这样的发音就是正确的,如果音质有所改变,这样的发音就不正确,而这种音就是鼻音。

四、越深越多的呼吸越能唱好歌

造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气息重点论。确实,在歌唱艺术中,对于气息的要求和对气息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声乐家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掌握了呼吸,谁也就掌握了歌唱。”但是,正如威廉森所说:“往往当歌唱者想要大吸一口气的时候,其结果则是造成肌肉的紧张。而在自然的呼吸中,气息的供应与气息的需要总是平衡的。”所以,片面强调气息时,就会使胸部紧张、僵硬、堵塞、气息不流动、部分肌肉群也因僵持而使气息僵硬,引起声音动不起来,没有流畅感,由于胸部压力过大,腰腹部的肌肉失去弹性,一口气息就全泄了。

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也认为睡觉时的呼吸(深呼吸),就是歌唱用气时正确的呼吸,他在每次演出前,都会在后台反复做锻炼横膈膜的练习:平躺着,充分的吸气,再慢慢地呼气;继续平躺着,左右脚尖不翘起,舒展地大口吸气,上身则慢慢抬起并缓慢地呼气;还是继续平躺着,上身不动,在两脚慢慢抬起的同时徐缓地吸气,再在两脚慢慢放下的同时,上身慢慢抬起并呼气,以此来体会歌唱时呼吸的感觉。

声乐艺术说它复杂也复杂,说它简单也简单,关键是看学习者是否有兴趣把它真正学好。当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只要有兴趣,一般都会成功。这是因为有了兴趣后,我们会积极的去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最终解决问题。

结语

本文对声乐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常常遇到且不容易察觉的假象问题的提出,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处于学习阶段的人都会犯上面提到的错误,而且,即使是两个学生犯相同的错误,解决的方案也会不尽相同。所以,纠正错误要因人而异,只希望本文能给广大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下一篇:内外兼修,展师德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