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如何理解和实现新闻理想

时间:2022-08-12 08:17:14

毕业季·如何理解和实现新闻理想

又是一年毕业季,新闻学子们将怀着对新闻事业的美好希冀走上工作岗位。当理想照进现实,该如何理解实现新闻理想?本期《中国记者》邀请四位青年新闻工作者通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

邀请嘉宾:

《中国青年报》记者 庄庆鸿

《四川日报》记者 陈婷

中国记者:具体而言,您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什么?

周智琛:当下的中国新闻业,是一个要求相对严格的行当。对很多人而言,新闻理想最朴素的理解多指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带着浓烈的理想气息和情怀,传媒人愿意在公平、正义、自由等领域里耗尽心力,但也有另外一些群体,他们在传媒技术和发展模式上的追求与革新有期许有梦想,这种积极恳切的行为和念想,称之为新闻理想也无妨。

庄庆鸿:客观记录,匡扶正义,追求民主、法治与公平。

陈婷:在对事实的记录中探求真相,在对真相的探求中传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王冠一:我所理解的新闻理想,简单地概括,就是快乐地写作,愉悦地交流,踏实地工作。

中国记者: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您的新闻理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周智琛:在操作层面上更符合现实,但对理想的坚持更加执拗,对理想的把握也更加得力。

庄庆鸿:在学校的时候,对新闻理想的认识比较单纯。工作后,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自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只要可以推动社会改变一点、前进一步,即便我们写下的字是易碎品也已得其所。

陈婷:理想没有变,变的是思考问题和采写稿件的方式。刚出校门的时候,仰望的是法拉奇、迈克·华莱士那些前辈们,以为新闻采访都是那么畅快淋漓,但现实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颗种子能不能发芽、生根,不仅仅与种子本身有关,还与它所生存的土壤有关。现在,我仍然信守着自己的新闻理想,但是我追求理想的方式更加现实,我把它称为“现实的理想”。我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只要我的新闻报道对推动工作有所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觉得是有意义的。这就是老话说的: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王冠一: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对新闻理想的理解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我目前在一家中央企业所属报纸工作,与其他大众媒体相比,在报道内容、受众群等方面有很大不同,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时,你必须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把理想与现实结合好,不要丢掉它。

中国记者: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您是如何坚守新闻理想的?

周智琛:数字化传媒时代,新闻业或者说报业有些泥沙俱下的状况,有些报纸要么小富即安、要么作茧自缚、要么惶惶不可终日,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大多数一样,但我们一直在坚守底线,并且在不断探索前面的路,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过程是带着理想色彩的,但理想有益身心健康,我们愿意一直这样走下去。

庄庆鸿:当初毕业找工作时,我放弃了一家大公司的Offer(录用通知),而坚持选择从事新闻行业;再比如,2011年调查采访某房地产开发商违规出售预售房时,对方曾试图给我“封口费”,我当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暗中录下全过程,留存相关证据。

陈婷:“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三天,我到一个灾区县采访,发现那里一些老百姓的态度比较消极。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个都才四十出头,家里没有人受伤,只是房子有些损坏,但是这对夫妇基本不做什么事,凡事依靠政府。还有一些人,早上睡到很晚才起床,一天无所事事的样子。我就在文章中反映了这些不好的现象,呼吁灾区群众振作精神积极抗灾救灾。文章见报时,这部分内容被删除了。编辑认为,在当时的背景下,对这类的问题报道不适合公开见报。我想,我对问题的报道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促成问题的解决。我就借一些机会向当地领导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并把情况向省领导做了反映,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和认同。后来再去那个县,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情况变得好多了。不久之后,我们接到上面通知,要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抗灾救灾精神。这些变化里面大约也有我的一点点贡献吧。

王冠一:我经常会做一些科技专家的访谈,整理访谈内容时,需要考虑读者对专业信息的接受能力。因此,有时需要对专业性语言适当处理,这时就尤其需要重视与科技专家的沟通。我往往会从新闻工作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向专家解释改动的原因,在确保对事实表述无误的基础上,得到专家认可。如在石油专业术语里,“吨”和“方”是两个概念。有一次我采写一篇稿件,里面写到一个油井的产量,使用“吨”作为单位,但技术专家改成了“方”。本来我认为“吨”这个概念更好理解,于是就建议使用“吨”。但专家通过专业的分析,详细解释了“吨”和“方”的区别,最后的文章用的还是“方”作为单位,这样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表达失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中国记者:有人认为,新闻理想在较高的工作平台上才能实现,您怎么看?

周智琛:我曾在一家杂志上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报纸远未绽放,岂容轻易枯萎。严格来说,中国传媒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在这样一种成长型的环境和体系之下,拓展和演进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几乎每个领域的每个细部都有创新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些空间里的人都有实现理想的无限可能。理想能否实现或者实现得如何,关键看个人的毅力、心智、天分,跟平台高低没有根本联系。

庄庆鸿:在工作中,我时常接触到许多地方媒体的优秀记者,他们的专业精神使我敬佩,这跟工作平台的高低没有太大联系。

陈婷:必须承认,一个好的平台对实现新闻理想是有帮助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肯定有机会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但请注意,“有机会”并不等于“一定会”。内因才是决定性条件,你自己才是决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不能实现新闻理想,与平台无关,与个人对理想的执着以及是否具备韧性有关。最重要的是,不论平台是高还是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能降低。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从县市级媒体起步,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走上了更高的新闻平台。他们看起来走得比有些人辛苦,但这些基层的历练对他们成长为成熟的记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即使你站在较高的平台上,也应把目光尽可能多地投向基层。多到基层去采访,你会了解到很多在书上、在“高处”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你会更加了解“那颗种子和它所生存的环境”,进而理解这颗种子为什么会长成这样。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这样提出的建议,才真正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王冠一:实际上,“革命工作在哪儿干都是一样的”。每份工作都有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在其中得到的历练都是其他平台无法给予的,都能对自己未来的综合发展大有帮助。能在较高平台工作固然好,但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记者:不少实习过的同学反映,先前掌握的方法论派不上用场,心中信奉的新闻理想也渐行渐远,您对此有何建议?

周智琛: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许一时派不上用场,但这些学理性的支撑对未来的新闻实践肯定是有着潜性帮助的。进入新闻业的技术现场并不难,有时门槛甚至很低,但要做到一定的高度,还要看个人的理想状态和实现理想的实力。我个人鼓励那些有志于新闻业的学生,能够多实践,实习实习再实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尽量在一些具有理想主义光芒的报业熔炉里淬炼,这样一来,经历过情怀熏陶和实战演习的学生,其现场经验和把握能力都会提前升华,这对于未来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会有稳健的心理认识和业务支撑。

庄庆鸿:大学课堂所教授的多为理论知识,而采访、写作、编辑毕竟是实务工作,所以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学应多参加实习,多接触社会。新闻理想固然是一个好的愿望,但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之上,尽管接触的现实和好的愿望有一定的差距。理想渐行渐远或许是因为你原本的良好愿望是不切实际的,现实社会并不是乌托邦,你必须打磨自己的想法,慢慢跟实际相结合。

陈婷:抵达理想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你得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对此,我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分享,惟一的建议是: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敢于自省。

王冠一:做新闻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社会媒体或企业媒体,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时我们或许觉得所学的方法论派不上用场,并不是说这些方法论不重要,而是我们的工作经验不足,我们对理论的掌握尚未深刻,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也许,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将理论放置于现实中再考量,你将发现你曾经认为的那些所谓“有偏差”的方法论恰是指导你继续前进的标杆。

上一篇:以心为教,以爱为师 下一篇:以“平”的姿态与网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