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2 06:20:20

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也日渐频繁。诸多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有机整合,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同时对培养学生抽象地理思维和能力也大有助益。为此,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视角,结合本人自身教学实际经验,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主体性;策略

伴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地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俨然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教学,一方面能够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提供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全面展示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提供更多可能。现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成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和相关学者讨论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值

(一)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能通过直观、立体地将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通过具象、简单的视频、图像等要素进行呈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信息技术包罗万象,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为地理教材提供有益补充,使得地理知识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中,关于大气运动、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本册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教学,采取传统板书加笔记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要求,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等,将水循环、物质循环和大气运动的具体过程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体现,同时出示相关的原理示意图,既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助其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但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因而目前所使用的地理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较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导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以取代教材中一些滞后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运用动画模拟、视频演示等形式,合理创设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并将地理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演示,给予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活跃其思维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教学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及时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实施“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积极探索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创新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为突破传统教学僵局提供了思路。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合理导入教学课堂,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音、视频、动画、图像等要素,将原来难以用讲解语言描述的地理知识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促其积极参与高中地理学习活动,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进而确立起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一)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具

诸多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视听结合是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于传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为高中地理教学导入现代多媒体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主题和学生实际需求,恰当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其来描述、呈现相关地理知识和地理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视听体验,促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探究“太阳直射点为何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问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则很难将此问题描述清楚、阐释到位,且多数学生则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该知识点进行记忆,整个学习过程刻板、单一,且效率极为低下。而通过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具,使其作为重要教辅手段,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三维立体动态图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垂直照射点在一定范围内来回移动,再结合相关几何知识,计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以此建立起学生对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理性认知,同时促进该课教学重难点知识得以成功突破。

(二)打造地理信息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程度高低,一定程度上仰仗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水平适合的地理信息应用平台,既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实现优化提供重要手段,又可以为师生交流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提供空间。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地理信息应用平台的创建,合理配置地理教学现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地理信息技术上传至综合服务平台,建构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为其他教师备课提供参考。

(三) 注重对教师地理知识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者与操作者,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以及其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的效率。面对教学新形势、新环境,要求教师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将其充分发挥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去,以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综上可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同时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记忆,达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海涛,潘洲方.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研,2016(7)

[2]于铁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5)

上一篇:同修太和,内外养静―再谈茶师职业修养 下一篇:在钢琴教学中双钢琴教学法的价值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