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构筑教育幸福的价值观

时间:2022-08-12 05:53:34

用道德构筑教育幸福的价值观

最近读到了一首诗,诗的题目是“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诗中这么写道:

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堆雪人的孩子,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粘知了的孩子,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捉萤火虫的孩子。

……

曾经舞动一代人童年的天空,

天空是那么蓝,

蓝得旷远,蓝得,蓝得像海。

天没有老,

可是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难道像萤火虫被人捉去了?

像知了被人使计粘去了?

像雪人在阳光下消融、不见了?

难道像一只风筝,挂在电线上,

被风撕碎,跌落下来,天边地角,化作尘泥?

……

诗的最后,作者又一次呼唤:“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还有你的那些小伙伴们?”

我没有找出原文,但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一句句诗像一把把利剑,一次次刺痛我的心灵。它,已深深烙在我的心头。我不禁和人一遍遍呼唤,那么深情,又那么无奈,但又那么不甘心。我知道,这不是诗,抑或说,如马克思・范梅南这位教育现象学家所言,它是诗,是“对初始经验的描述”,“是对初始经验的思考”。这首诗正是对当下儿童生存状态的描述和思考。放风筝的孩子到哪里去了,是说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消失了,是说孩子们不会游戏了;他们没有时间游戏,他们不会游戏,孩子们的天性不见了。那曾经舞动一代人童年的天空,那欢乐、多彩的天空,如今失去了光彩,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不见了,幸福像风筝被风撕碎,幸福随着童年一起消逝了。对放风筝孩子的呼唤,不正是对童年、对幸福的呼唤吗?

于是,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幸福,要研究童年的幸福。尽管,对幸福的呼唤,显得微弱,但,我们决不放弃。

幸福是个人内心的体验,而各人内心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因而,对幸福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问的是,难道幸福就没有共同的规定性吗?应当有,必须有。亚里士多德就给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幸福是有德性的实现活动。这里意思非常清楚,幸福来自行动、来自实践,来自需要和愿望的满足和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实践和实现活动一定是要有德性的,意即道德是幸福题中应有之义,从某种角度看,幸福感首先是道德感,道德构筑了幸福的价值观。反过来说,离开了道德,抛弃了道德,就无真正的幸福可言。欣喜的是,这样的幸福观正在被大家所认同和接纳,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广告: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工业。

由此,我们必须想到教育。何为教育?教育是以道德的方式把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的活动或过程。可见,教育首先是道德活动,校园首先是道德校园,课堂首先是道德课堂。美国的教育学家诺丁斯非常明确地说,一个在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道德教师、有道德的教育才会给学生真正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如果诗意地表达,道德就好比是我们的第二颗太阳,它意味着幸福。

我坚定不移地相信,素质教育是真正有道德的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珍视童年,捍卫快乐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幸福。换一个角度说,不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在痛苦(注意是痛苦,而不是刻苦)中度过,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最不道德的教育,它扼杀了人性,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学生发展的权利。而它往往美其名曰: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们明天更幸福。其实,是应试教育“使计”把孩子们像知了一样被粘去,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原本的幸福跌落于天边地角,化作尘泥,化为乌有。讨论教育的幸福,必须讨论学生的幸福;讨论学生的幸福,必须站在学生立场上,以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民族振兴为志业,以道德良知去把握和实现教育的真人与真谛。

是的,教育的幸福,学生的幸福,有许多具体的工作,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仔细推敲、认真落实。但是,如果我们把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丢在一边,细节真的会带来幸福吗?幸福会持久吗?无法想象。必须让道德和道德智慧支撑我们的教育。

当然,给学生快乐是讲道德的,同样,让学生刻苦,让学生有一些苦难的体验,也是一种道德。但是,也许是毕淑敏说得好:“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基金。”生命的基金,同样是一块道德的基石。

上一篇:市场经济呼唤道德的浸润 下一篇:成就幸福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