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12 04:24:38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 要】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教师而言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要求;对学生而言是提高人文修养,陶冶情操,扩充课外知识面,形成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的中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基于此,笔者从现存的阅读现状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一、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之现状

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国家的重视,通过语文教学改革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对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学语文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较过去有所提升,阅读的主动性不断加强,然而仍然与国家要求有所距离,仍然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面狭窄

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大都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中学生书包的大部分空间都是被《考试宝典》之类的一些应试参考书所占据,而真正意义上的课外读物如中外名著,古今经典等有人文情怀的书则是少之又少。这样的阅读既单一又功利,对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用有限,也与国家对中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快餐文化”替代书本阅读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影视传媒的花样迭出,现代的中学生也渐渐成为“低头族”、“手机控”,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他们更倾向于享用“快餐式”的文化。我们不能排斥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用户进行辨识和区分,网络文学鱼龙混杂,不能替代经典作品。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手机网络阅读的正面引导。

(三)阅读时间不足

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每天有学不完的课文,做不完的作业,时刻准备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整体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即使偶尔有空余时间,也是被督促参加培训班,做各种考试训练题,成了做题的机械,考试的奴隶,原本的阅读兴趣也荡然无存。

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分析

(一)学业负担过重,担心课外阅读影响学业。在“你认为课外阅读是否会影响学习?”的调查中, 只有36.3% 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学习。

(二)学校、家庭、社会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真正使用的仅4.4%。能够根据老师家长推荐进行阅读的也只有37%。只有8.9%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老师发放图书的方式来阅读。88.7%的学生接触较多的媒体是电视和QQ,原本不多的课余时间的一部分被手机占用。

(三)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偏低,教师对课外阅读指主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认识上存在偏差与模糊。51.9%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曾主动开展过读书交流活动;36.3%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指导;只有11.9%的学生想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三、初中语文轻视课外阅读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名著的乐趣难以抵抗娱乐的诱惑

由于学习被异化,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所处的时代与名著经典作品年代相隔久远,再加上缺乏点拨和指导,名著的思想令年轻人难以理解。再加上课业负担沉重,使他们闲暇时只想轻松愉快娱乐,上网聊天、打游戏、运动等等,即使阅读他们也愿意选择更轻松的读物:漫画、小说等。对于晦涩的经典名著,缺乏兴趣,很多孩子敬而远之,很多名著只能被束之高阁。对于家庭阅读氛围不浓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至于教师要求读的名著,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或者只读故事梗概,或者快速浏览下载儿童版,或者用电视点播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快速充电来应付。

(二)学生所处的环境对考试的期待遮蔽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学生所处的环境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在家长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转化为唯分数论,千方百计提高成绩,有些家长紧盯着重点高中的门槛不放,视阅读课外书为浪费时间。家长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的直接后果是多数家长反对课外阅读。在教师方面,对升学的片面追求而疏漏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受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语文老师也不得不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试题上,疏于课外阅读方法和内容的指导,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停留在“随意性、消遣性的状态”,不能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赏析性阅读层面”。

四、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外阅读,激发兴趣

“把语文成绩和课外阅读对立起来是一种落后的教学观”。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达成共识,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要认识清楚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关系,要把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当成正式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从教材往外延伸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才会重视。另外,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家庭的课外阅读,让家长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

(二)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内容,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幽雅的阅读环境利于阅读,老师做好榜样,逐步在班级中形成争相阅读的氛围。另外,采用灵活开放、自主合作的阅读方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在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让学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自由小组,定时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

(三)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课外阅读效果的好坏,关键还是要有一系列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建立一套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评比读书笔记,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为课外阅读设计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及时讲评;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教师组织材料,定期举办一些讲座,或诗歌赏析、或名作简介、或名人介绍,同时尽可能地多展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愉快地接受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自己的收获,并激励学生将课外阅读坚持下去。

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切实的摆在面前,青年学生阅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全社会的文化普及水平,关注中学生课外阅读是全社会应有的责任,笔者相信通过提高阅读意识,培养良好培养的阅读兴趣,转变教师观念,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军.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

上一篇:小学生课堂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