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不买攀钢系的账

时间:2022-08-12 03:51:17

投资者不买攀钢系的账

攀钢系股价低于换股价,流通股东如果全部选择现金选择权,鞍钢集团将支付近270亿元。

11月20日,钢钒GFC1(031002)持有人等了一天也没有看到攀钢集团刊登现金选择权实施公告,半年以来紧张悬挂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公开资料显示,攀钢钢钒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钢钒GFC1时,在深交所挂牌的8亿份认股权证存续期为两年,即从2006年12月12日到2008年12月12日。第一次行权后,目前还剩下约6.14亿份认股权证,行权时间则是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

从鞍钢集团担任攀钢系重组现金选择权第三方的相关公告可知,如果攀钢系在钢钒GFC1第二次行权时间之前重组上市,钢钒GFC1持有人将不能享受现金选择权。这一规定曾引起钢钒GFC1持有人集体不满和担心,从而引起钢钒GFC1价格起伏不定。

根据推算,1 1月2 0日是决定钢钒GFC1持有人能否享受现金选择权的最后一天,如果这天攀钢系还没有重组的消息,钢钒GFC1持有人将在行权后享受正股股东相同的权利,具有现金选择权。而这天攀钢系毫无动静,使得钢钒GFC1持有人与攀钢集团长期以来的纠纷告一段落。

而此时的鞍钢集团却未必轻松。

鞍钢集团承诺攀钢钢钒(000629)、攀渝钛业(000515)和长钢股份(000569)股票的现金选择权价格分别为9.59元、14.14元和6.5元。一般来讲,现金选择权能够维护股价在换股价周围上下小幅度波动,从而使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的走势可以独立于沪深股市大盘。

事实却不尽然,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3只股票在2008年8月1日竟然跌破9.59元、14.14元、6.50元换股价,此后便一直游离在行权价格之外,8月13日攀钢系的这3只股票分别收盘于6.7元、10.05元和4.55元,与鞍钢集团给出的换股价相去甚远。

股市不买攀钢系的账,主要出于对鞍钢集团作为现金选择权第三方身份的质疑。

根据攀钢集团的整体上市方案,攀钢集团将通过攀钢钢钒分别以1:1.78和1:0.82吸收合并攀渝钛业及长城股份;攀钢钢钒将因此新增95176.68万股,其中新增攀渝钛业33322.93万股、长城股份6185.74万股。如果所有的流通股东都选择行权,鞍钢集团将支付高达200亿元的资金给流通股股东。

由于钢铁价格下降,钢铁行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更让市场担心鞍钢集团可能会因付不起200亿元而违约不担任第三方。

为了打消流通股东的不信任,鞍钢集团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其担任第三方的信心和决心。8月14日第三方鞍钢集团公告其从二级市场购入1.67亿股攀钢钢钒、952万股攀渝钛业和3839万股ST长钢,分别占3家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9%。据业内人士估计,鞍钢集团为此付出了20亿元左右。

鞍钢集团解释说, 买入股票是为降低社会公众股东行使现金选择权所需成本,举牌也确实起到了作用,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均爬出了8月13日的最低谷,但作用并不能持续,直到鞍钢集团10月24日提出二次现金选择权,3只股票还是未能突破换股价,最高时分别为9.53元、14.03元、6.45元。

随着钢铁市场疲软、产品价格下降,钢铁行业进入寒冬,钢铁公司收缩产能、裁员等消息时有发生,最近也有媒体报道鞍钢集团正计划减产减薪。加上钢钒GFC1行权所增加的股东,按照券商钢铁行业研究员们的测算,流通股东如果全部选择现金选择权的话,鞍钢集团将支付266.98 亿元。

11月19日,钢钒GFC1的收盘价为6.73元,按照钢钒GFC1的行权价为3.226元、行权比例为1∶1.209计算,权证内在价值约7.694元[(9.59-3.226)×1.209=7.694元],如具有现金选择权,尚有12.5%的套利空间。一旦钢钒GFC1持有人全部选择现金的话,为“攀钢系”整合的鞍钢集团最多将增加支出71亿元左右。

这一系列的因素将对攀钢系3只股以及鞍钢股份带来怎样的影响还不得而知,11月21日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和鞍钢股份的收盘价分别为9.09元、13.43元、6.17元、7.05元。

倘若攀钢系股价一直不能接近换股价,鞍钢集团极有可能在低价时继续增持3家股票,到时候鞍钢集团与整合之后攀钢钢钒的关系,以及整个钢铁行业的格局都将变得很有趣。

上一篇:A+H股短期无投资价值 下一篇:买云天化要小心